我鸿的回答
9月12日,华为举办问界新M7发布会。车很香,非常有竞争力,五亿投资落到实处,但大家都在喊遥遥领先,都在等余总发手机。这一次,他终于来了。

最有趣的是,9月13日凌晨苹果发布会,微博热搜寥寥无几,而热搜第一的位置,是华为发布会。这让我想起当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登上微博热搜。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各种方面,都看出了大家的热情。
手机开售了,发布会上讲什么呢?虽然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但由于信息安全,暂时不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大家拭目以待。

我的回答要说什么,我没有梳理好,跟大家务虚,想到哪写到哪。
任何一家企业在做顶层战略设计时,都会想清楚目前业务发展遇到的最核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最高效的方式。
华为目前面临的,毫无疑问,是美国毫无理由的四轮制裁下,以手机为主的终端业务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冲击。
我经常跟一些朋友聊,如果华为没有受到制裁,现在会是一番什么景象?
那极有可能是手机业务双品牌市占率接近70%,PC超越联想成为中国区稳稳的第一,Pad从与苹果的双王状态到出货量大幅超越并不断蚕食高端市场,音频、穿戴等等就不展开说了。
不可能吗?完全可能。

要知道,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2018 Q2 至2020 Q1,华为、三星、苹果出货量稳居世界前三,而在2020 Q2,华为更是在全球智能手机同比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出货近 5480 万台超过三星登顶第一。
美国的极限施压,导致终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以至于在 2020 年 11 月,华为宣布出售荣耀。
怎么解决?跪吗?这不是华为的风格。
我印象最深的,是央视对于任总的采访。记者提问,华为是到了最艰难的时刻吗?任总说不是,现在才是最好的时刻。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跃跃欲试,都准备大干一场,而在此之前,大家口袋都有钱了,每个人都惰怠了,没有战斗欲望了。
老板在内部也会讲,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这句话,当我们对照历史来看,是极有道理的。

而华为面对这个情况所做的,就是2022年研发投入达 1615 亿元创历史新高,占全年收入的四分之一,不断构建长期竞争力。任总也表示过,等以后我们的利润增多,在前沿探索上还会继续加大投入。
华为与高校的合作是在一定的技术边界内探索人类的未来,而2012实验室则是以基础理论及应用理论为基础,探讨现实性的可能,没有目标考核。

余总曾表示,之前我们太相信全球化分工,导致现在遭遇这样的处境。这几年来,华为加大了对于自主产业链的布局,对各个卡脖子的环节进行深度合作、投资和研发,争取实现全面国产替代。
年初任总表示,幸亏我们过去用了近二十年时间,在基础理论上作了准备,投了几千亿培养了一批研究基础理论的科学家、技术诀窍的专家。
华为用三年时间内完成13000+颗器件的替代开发、4000+电路板的反复换板开发。直到现在,我们电路板才稳定下来,因为我们有国产的零部件供应了。
华为坚定了走自主可控道路的决心。

之前P60系列的官方影像主题,叫好影像不怕晚。
我很喜欢不怕晚这三个字,除了产品本身想强调的夜视长焦能力之外,不怕晚这三个字,更多体现的,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也很符合华为当下的处境。是的,好事终会发生,好事不怕晚。

当然,所有的进步都值得高兴,但我们在兴奋之余,还是得保持谨慎乐观。进度不及预期、外部环境恶化等等,都会影响到当前业务发展。
我们是有无边的想象空间等着去探索,但在仰望星空的时候,要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

话不多说,我们9月25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