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大刘的回答
想要克服自身的拖延行为,首先要了解,是什么导致了你拖延?
严格意义上来说,拖延症并不被归类为病症,而是一种行为模式。
但其危害性一点都不小于其他病症。
拖延症最突出能力就是——让你依赖上“它”,习惯“它”的存在。
它能如此自然的留存于我们身边,得益于人的一种认知行为模式,——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当我们习惯用一种慢吞吞的节奏去解决难题时候,内在行为模式就会对这种“节奏”产生惯性,惯性的力量会使这种选择不断自我强化,难以轻易改变或退出。
简单点说,拖延症就像所有的习惯一样,在无意识的过程就完成了对我们的影响。
拖延症的成因是什么?
理解拖延症出现的原因,绕不过一个概念,那就是「动机与驱动力」:当我们决定做一件事时,大脑会产生行动动机。正常情况下,动机会激发对应的驱动力,驱使我们的完成眼前的任务。
而拖延症出现的环节,就是「驱动力激发环节」受阻了。
皮切尔博士认为,拖延症问题,不是行动力问题,而是情绪问题。
当我们面对一个自己不想做的任务时,反抗的情绪越高,拖延的强度就越大。
换而言之,坏情绪在「驱动力激发环节」里产生了相反的驱动力,阻碍人们付诸行动。
四种常见的拖延心理诱因:
1、懒散心理
懒散型拖延症并非纯粹的懒惰,将拖延与懒划等号是一种普遍的误解。
懒惰的人什么事情都不做,并不会愧疚内疚,甚至还会自我感觉良好。而懒散型拖延症患者有着实际的做事欲望,只是内在无法唤起足够的驱动力,陷入了“停滞状态”。
例如,正常人收拾家务的驱动力水平可能只需要达到1,就能展开行动,懒散型可能需要的驱动力水平达到2、甚至是3,才能展开行动。
2、畏难情绪
畏难情绪拖延症的人迟迟不愿意行动的根源是“内心的恐惧心理”,特别是面对困难的任务,他们会陷入担忧中无法自拔,害怕失败、害怕表现不好、认为自己很糟糕等等。
而当人们感到害怕时,很自然而然选择“拖延”的方式来宽慰自己恐惧情绪,久而久之,这类人就养成了拖延习惯。
3、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也是导致拖延症的心理诱因之一,在形成拖延症前,完美主义者往往会经历下面这个过程:过高的期待→行动受挫→感到失望痛苦。
因为频繁的受挫,完美主义者内心的失望痛苦也会不断被强化之后,人们就会产生逃避心理,不断拖延最后期限,来缓解自身痛苦情绪。
4、缺乏自信
最后一类,在工作中遭遇过重大失误的人,自信心受挫的人,往往容易出现逃避心理,认为自己做到不好,瞻前顾后,导致拖延。而越没自信、越不敢行动、锻炼能力机会也会变少、反过头来强化内心的不自信。
甚至有些极端者,会出现“只要我拖延,不认真做,失败了我也有借口和理由了”这样的想法。
在了解上述成因后,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有效缓解拖延行为。
如何改善拖延症?
1、懒散型拖延:给自己一个具体期待奖励。
对于懒散型拖延症来说,拖延的根源是找不到一个理由,让自己身体“诚心诚意”的动起来。那么,针对这类拖延,我们可以尝试着给予自己一个具体期待奖励,来调动行动欲望。
就拿家务这件事情来说,我们拖延,是因为我们会给当下的“懒”找到许多理由。
例如,“晚点打扫也可以”。这时你就可以告诉自己:“现在打扫了,等等就可以不打扫了,晚点还可以毫无顾虑的玩手机。”
当你的构建的期待越具体、对自己奖励越丰富,你发现唤醒动力水平就越高。所以,当你因为懒而拖延时候、不妨给自己行动找多几个“自私”的理由吧。
2、畏难情绪:学会拆分困难。
畏难情绪出现时,我们往往会将目光焦点放在整体的任务上,例如:堆积如山的作业、难以企及的kpi,因为距离完成太过于遥远,内心就开始抵抗了。
这时,拖延的我们可以采取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对冲内心的抵触。那就是把困难的任务拆分成多个简单任务。心理学家发现,人们总是会倾向于完成更容易的任务,因为在完成一件事后,总会获得一些的成就感。而拆分困难的好处就是这样,化繁为简,正本清源,从而不让恐惧出现。
3、完美主义:先完成、再完美。
接纳不完美是完美主义型拖延最重要的课题,尤其是行动过程中受挫的时候,完美主义者就像一个生闷气的苦瓜,任由痛苦失望在体内横冲直撞,最后受不住气一逃了之。
可是,没有人能够一次就将手中事情就做得很好,任何追求完美的过程,必定会经历多次的挫折和打击。适当降低期待值,在追求完美的路上,给予自己一些不完美的缓冲空间,当挫败感出现时,提醒自己,先把事情做完,再去追求精益求精。
4、缺乏自信:用成长心态看待挑战。
追根究底,缺乏自信的人是将目标的意义颠倒了。缺乏自信的人太过于在意外界的眼光和评价、因为担心失败,所以不敢开始。
打破这个困境,关键在于调整对失败的看法,就像托马斯·爱迪生认为的:“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发现了一万种不会发光的方法。”
缺乏自信的我们也应如此,学会用成长心态看待挑战,接受失败是生活的一部分,将失败看作是一个学习的机会,而不是一个打击。更重要的是,不要让自己只看到“失败本身”,你还要看到失败后的成功,时刻告诉自己,挑战不是一次任务,而是自己的成长,这样你才能用收获的眼光,重建自信,最后战胜拖延。
最后,许多时候,提不起动力去做某一件事情,并不一定是单纯的懒和拖延,也有可能是你内心“一些被压抑”的欲望没有被满足,抑制了动机水平的产生。
而想要看到这份“被压抑的欲望”并不是一件简单事情,这时候往往需要一位咨询师,帮助你一起探寻内心的声音,让这份情绪找到宣发的出口,让被隐藏的念头,得到合理的正视。
有需要的话,可以点击卡片,预约【1对1咨询服务】
争渡心理咨询预约表,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专业可实操的方法论,解决您的心理困扰
我是 @心理咨询师大刘 ,有任何心理方面的困扰,都可以私信向我咨询提问,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