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的回答
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不管是怎么样的情况,这个单【应届毕业生】是买定了。
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
硬性指标摆在那里,企业你招还是不招?高额罚款是小,打明牌【对着干】这事可就大了。
对于企业这也算是无奈之举,应届毕业生更是充当了炮灰的角色。
面对如今的大环境,各行各业都在减员降薪,对于企业其实是不用招人的。但指标在那里,就得硬着头皮上。这就会衍生出一个谁去谁留的新问题。
本质还是内卷
成也【应届】败也【应届】
这个身份的加持,本身就是一本双刃剑。
硬性指标是对应届的保护,同样也让应届成为了企业用来应付的指标。
就跟我们买东西一样,这个东西要不就不买。既然决定买了,那么就得挑一个好的,最起码也得找一个性价比高的。
总得有个填补的过程,这边裁人,那边就得招人。【末位淘汰】【竞争上岗】成为了企业的杀手锏。新人还没入职比不了工作能力,能比的就是在学校时贴的标签或者取得的成绩。
985/211就是比普通本科有优势,取得过成绩的就是会比大头兵更有先机。
毁约成本太低
同一件事两头看,产生的后果,高下立判。
企业的低成本,应届的高风险。
赔钱是小,误人是大。企业可以【卖惨】,优秀毕业生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最尴尬也是最无奈的就是那些基数最大的普通应届毕业生。
现在接到offer,不是满心欢喜的去庆祝,而是提心吊胆的怕被毁约。就算成功入职也会面临着被恶意解约的情况。这对他们真是太不友好了。
毕业季就业季即将到来,职场新人遇到公司恶意解约怎么办?如何维护自身权利?
如何减少损失
作为双方,都应该增加被保护的筹码。
契约精神不是单方面强加或胁迫的条款。
而是各方在自由平等基础上的守信精神。
其实企业违约和学生违约的情况都不在少数,做到【双方束缚】才能最大程度保护各自的利益。
之前回答过一个【毕业生在校园学不到的职场第一课是什么?】的问题。现在仍持这个观点。
如何面对职场不公平,才是新人们真正要面对的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