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丹的回答
现在的美联储完全没有降息的紧迫性,不管从政府逆周期调控上,还是经济数据的指标上。
在之前的回答中也提到了三个核心指标:通胀、失业率和金融风险。
通胀依旧没到1~3%的相对合理区间,离2%更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即便到了3%以下,还要再观察几个月的走势,至少连续多个月相对稳定的维持在3%以下才会给出相对清晰的降息预期,就想欧洲那样,3%以下稳定且持续的维持了6个月才开启降息,并且依旧不对利率走势做出任何承诺,依旧根据通胀数据来做相应的利率决议。
失业率,非农就业依旧较为良好,当然统计方式之类的有没有存在问题质疑也有,如果按照同等统计口径看趋势,一直还在4%以内,消费驱动型经济体,消费活动没有显著的下降,失业率就还算稳定,相比来说,2020年一度达到15%,从这个数据趋势来看,也并不紧迫。
金融现在不是加息下出现崩溃,而是出现了过热,这并不是正常现象,都加息这么久了,金融市场反而愈发走高,是这几年实际GDP增长高吗?也并不高,剔除价格因素2022年也就2.2,2023年也就2.5%,名义增长主要是通胀推高的,但你这金融市场显然脱离了实际增长的情况,这就是2020年货币过度超发带来的激励,换句话其实很大程度就是货币幻觉。
三个重要指标,都没有降息的紧迫性,通胀未到合理区间,也存在反弹的可能,失业率并不紧迫,而金融更是出现过热的情况,何必早早进入降息周期把经济热度继续推高,反而加息抽水一方面是给2020年的宽松货币政策填坑,也是在为未来的调控积攒筹码,降息容易加息难啊,这些利率空间都是未来刺激经济的筹码,必然要到紧迫的时候再用。
最后,美国通胀反弹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美联储好不容易建立的鹰派形象和信用,如果通胀反弹后,再想抑制就会更难,市场不再相信你的决心,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来控制通胀,通胀对底层伤害最大,宽松货币和宽松财政在任何经济体都是上次分配最多,每次大放水都是财富结构失衡加速的时期,除非能够改善分配结构,比如增加向底层的直接让利,从而缓解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压力,很多人也在问为什么美国加息这么久没有出现太大的代价。
一个原因是加息的幅度高,但抽水时间还不够,市场还有热钱用于投资和消费,M1依旧是高位。
另一个原因是政府吃下了大量的负债,大放水吃下杠杆的大头都在政府负债,以及美元地位可以不断的向全球输出过剩的货币,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都屡创新高。
最后就是站在家庭负债角度,这次杠杆不仅不在居民身上,反而家庭部门的杠杆持续下降,收入占GDP的比重又比较高,投资和消费能力反而在加息下没有太大的抑制,从08年到疫情前,美国家庭杠杆下降趋势显著,下降幅度超过20%,虽然2020~2021略有提升,之后是更清晰的下降趋势,家庭杠杆在08年次贷危机之后成为重点的关注对象,家庭部门杠杆很大程度上影响现代金融周期的风险指标,这也是日本模式的美国版本吧,就看政府杠杆的上限还能提升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