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妈妈的回答
建议收藏!总结了这一篇《新生儿42天护理常识》,详细到每一天,加起来有84条护理指南,希望能够帮助孕妈和准爸爸们提前了解小宝宝成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码字不易,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点个赞同鼓励一下吧!
宝宝出生后的20分钟
1.剪脐带:脐带通常在宝宝出生后几分钟内就会被剪掉。
2. 护理:宝宝出生后,嘴巴和鼻腔还残留着黏液和羊水,产科医生会用器械吸,从而确保宝宝鼻孔完全打开畅通地呼吸。第一声啼哭是肺脏建立功能的开始,是由胎儿转变为婴儿的信号。
3. 检查:婴儿出生后第1分钟以及5分钟之后需要分别接受一次新生儿评分,即对新生儿的肤色、心率、反射应激性、肌张力及呼吸力等5项进行评分,以此来检查新生儿是否适应了生活环境从子宫到外部世界的转变。然后,护士会给宝宝称体重、量身长,并且检查有无疾病症状。
4. 清洁身体和保暖:新生儿出生时身上的血水需要尽快清理擦拭干净。否则水分会带走宝宝的体温。而婴儿的体温调节中枢还不成熟,所以帮助宝宝保温很重要。
出生20-60分钟内
5. 戴上婴儿手环:因为新生儿长得都很像,所以护士为了防止抱错就会在宝宝的手上放一个手环,手环上写着妈妈的名字后面加一个之子或者是之女,有些医院可能是手上有一个脚上也有一个,这样抱宝宝去做检查或者洗澡的时候就不会弄错了。
6. 给宝宝印个脚印:新生儿脚上的纹路比较清楚,所以医院会用宝宝的小脚印作为档案记录起来。每个人身上的纹路都是独一无二的,而脚印也相当于宝宝出生后第一张身份印。
7. 给宝宝打一支维生素K1:维生素K对于新生儿正常凝血功能的维持很重要,新生儿出生时几乎都会出现血浆维生素K浓度生理性低下,从而导致影响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进而可能会导致严重出血风险增加,甚至会发生颅内出血,合理补充维生素K可以减少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发生。
8. 尽快母乳喂养:宝宝出生后20-50分钟的吸吮反射非常强,这时候吃奶力是最大的,可以把妈妈体内深处的乳汁吸出来。这时候宝宝的吸力比任何的吸奶器的力度都要大,劲都要巧。而且产后的母乳是初乳,对于宝宝的免疫力,肠道成熟都在很好的帮助。
宝宝出生后的24小时
9. 体格检查: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之内,儿科医生会对他进行体格检查。会把对宝宝的各种测量结果与妈妈怀孕时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它们是否吻合。此外,还会检查宝宝的眼睛、生殖器、胎记、髋部脱臼等情况。
10.疫苗:新生儿接种的第一种疫苗就是卡介苗,接种后可预防结核病,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接种。如果宝宝是早产儿或者黄疸可能会推迟打这支针。如果妈妈是乙肝患者或者是携带者,还需要进行高效价特异性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注射,以进行母婴阻断。
第1-2天
1. 新生儿出生后6-12小时开始排胎便,呈墨绿色或者黑色粘稠状,约48小时后,变成混合胎便
2. 纸尿裤不要穿太紧,以保留2根手指的空间为宜。如12小时未排胎便,给宝宝进行抚触,做腹部顺时针按摩

3. 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是呈金黄色多为均匀糊状,每天2-5次,即使每天6-8次, 但大便不含太多水分呈糊状,视为正常
4. 人工喂养的宝宝粪便呈淡黄色或者土黄色,大多成形,含乳凝块比较多,比较干燥,粗糙,量多,有难闻的粪臭味,每天1-2次
5. 冲奶粉的温度夏季 40-42度,春秋42-45 度,冬季 45-50度(若奶粉已备注多少度水冲泡,则按要求泡奶)
6. 新生儿房间最宜温度:秋冬季室温 18-25度,夏季室温 23-28 度,湿度40%-60%之间是最适宜的。
7. 给宝宝洗澡时,不能全身浸泡在水中,应上下身分开洗,或者用防水贴将脐带端保护起来再泡澡
8.新生儿容易吐奶:吃奶时会吸入一些空气,引起新生儿吐奶,应该在喝奶后,把宝宝竖立抱起,轻轻拍后背让宝宝打嗝缓解

9. 刚出生的宝宝,前两天没有母乳的,先冲奶粉,不要用奶瓶喂养,用小勺或者针管,用奶瓶容易引起乳头混淆
10.新生儿宝宝吃奶次数不必有限制,按需供给就行了,此时宝宝的胃容量比较小,第一次喂养可以先冲30毫升左右,喂奶的次数及时间都不必固定,只要宝宝发出饥饿性啼哭就可以喂奶,基本上宝宝会隔2小时左右吃一次。
11.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前六个月一般不需要喂水,奶粉宝宝两餐之间添加少量水。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妈妈的乳汁含有大量的水分,一般情况下可以满足宝宝的需求,但如果气温特别干燥(夏季气温高或冬季开空调),母乳宝宝也可以适量喝一点点水。
12.预防红屁屁:大便后及时更换尿布,大便后要用温水洗净皮肤,然后晾干或轻轻擦干,如果发现红屁屁,可以擦点氧化锌软膏
13.新生儿四肢弯曲,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年龄增长,四肢逐渐伸展,不能勉强矫正,捆绑。
第3-4天
14.新生儿在产后两三天皮肤出现黄疸很正常,属于生理现象,在第四五天达到高峰,7-10天开始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期间宝宝要多吃多排
15.出生时给宝宝接种乙肝疫苗,满月后接种第二针,6个月后第三针
16.排胎便:出生2天内新生儿排出的大便呈暗绿色或者黑褐色,这是通常说的胎便,3-4天后,宝宝的大便慢慢变成黄色,说明胎便排尽,宝宝的肠道已经通畅了
17.体重减轻:出生2-5天,由于母亲的泌乳能力和宝宝的吸奶能力不高,宝宝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就会出现体重减轻,1周后,宝宝正常进食了,体重就不再减轻了
18.宝宝出生后最终几天,睡眠时间长,吃奶时间和次数少,肺和皮肤蒸发大量水分,大小便的排泄也多,所以宝宝在出生的头几天,体重不会增加,反而会下降,一般7-10天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
19.产后7天内分泌的乳汁叫初乳,含抗体丰富的蛋白质,较低的脂肪,以及宝宝所需的各种酶,时其他食品无法提供的,对新生儿对消化吸收功能非常有利,最重要的是,初乳含有比较多的免疫因子,初乳呈金黄色
20.新宝宝按需喂养,一般每2-3小时吃一次奶,24小时喂养8-12次
21. 新生儿不用枕头,脊柱尚未形成生理弯曲,不需要枕头,新生儿的颈部很短,枕枕头后头部被垫高,反而影响宝宝的呼吸和吞咽,前三个月不宜使用枕头。如果宝宝冬季穿衣较厚,可以在头部垫一个毛巾,保持与衣服同厚即可
22.宝宝衣物不要用樟脑球防蛀,易使新生儿患白血病
23. 被褥:新生儿被褥最好用棉质,有的父母为了防止宝宝的大小便弄脏床铺,常在褥子上铺一层塑料布,这是坚决禁止的。不但不透气容易红屁股,宝宝翻动的时候易被塑料布蒙住头而窒息
第5-7天
24.宝宝脐带会在一周左右脱落,两周左右自动愈合,这段时间一定保护好宝宝脐带,避免发炎红肿,为避免脐带感染每日帮助宝宝做2-3次脐带护理。方法:用棉签蘸碘伏,一只手提起脐带结扎线,另一只手用棉签在脐带根部仔细擦拭一圈,使脐带不再与脐窝粘连,穿尿不湿时脐带处要露出,以免摩擦出血

25.注意宝宝头型,想睡成小圆头,应该侧头侧身,左右轮流睡(以防吐奶),出月子后再加上平躺,轮流睡。
26.宝宝头型包括:圆头(后脑勺圆润,头的长宽比例合适)、扁头(头宽、后脑勺扁)、菱形头(后脑勺两边凹陷)、舟状头(头窄且长,后脑勺圆润,新手妈妈容易误以为是圆头)、偏头(后脑勺左右不对称,这是最麻烦的,三个月以后就比较难纠正了!)
27.出生后第一周的各项能力
视力:可以看到15厘米45 角度范围内的物体
听觉:听到声音音后头会转向发出声音音的方向,眼睛也会寻找声源
触觉:触觉很灵敏,对不适应对感觉会做出反应,各种反射
味嗅觉:能精准辨别食物的滋味,可以识别不同气味
第二周
28.产后第二周,新妈妈泌乳量开始增加,宝宝开始溢奶,吐奶
29.喂养不当造成的溢奶:喂奶时吞入大量的空气,宝宝只含乳头不含乳晕,人工喂养奶嘴不合适,每次喂奶量太多太快,奶汁过冷或者过热,喂奶后过多地翻动宝宝等都会引起溢奶
30.拍嗝能有效预防溢奶:哺乳后等20秒再拍隔效果最好,宝宝吃完奶后,将他竖抱起来用微隆起来的手形,轻拍宝宝的后背,吃奶后宝宝应当侧头侧身睡,以防吐奶呛奶
31. 进入第二周新妈妈适应新的角色的同时,宝宝也在努力适应新的环境,也会经常哭闹,新妈妈要学会读懂宝宝的哭声
32.宝宝一哭就喂奶是不对的:妈妈要先搞清楚宝宝为什么哭,宝宝尿了拉了、饿了、热了冷了、胀气不舒服等,都会哭闹,不能一哭就喂奶,否则很容易造成喂养过度
33. 如何让判断宝宝吃饱了
①哺乳前乳房比较丰满,哺乳后乳房较柔软,新宝宝喂完奶后,乳房不觉得软或者空就是没吃饱
②吃奶的反应:每次喂奶时听不到连续几次或者十几次的吞咽声,母乳喂养24小时少于8次,宝宝总哭闹不安就是没吃饱
③排便次数和形状:出生三天后,宝宝每天排便次数少于三次,且有排黑色,绿色棕色大便
④身体反应:两次哺乳喂养间隔时间内,宝宝安安静静地睡2-3小时或者玩一会,倘若没吃饱,常表现哭闹,烦躁,吸手
34. 避免不必要的混合喂养:宝宝体重增加理想,不用添加配方奶, 遇到母乳不足,可先增加宝宝吸母乳的次数,刺激泌乳,以求慢慢达到供需平衡。当然,如果确实母乳不足,可混合喂养
35.不要捏宝宝的脸蛋:会影响宝宝腮腺和腮腺管,会流口水,严重会患上口腔黏膜炎等疾病
36.新生宝宝不宜久抱: 抱起宝宝时要拖好宝宝的头部,完整托起宝宝身体
37.不要亲宝宝:很多呼吸系统疾病,是通过唾液和飞沫传播的,宝宝本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疾病的预防有限
38. 给宝宝拍照不要用闪光灯,给宝宝洗澡要遮住暖光灯
39.宝宝要睡多久: 新宝宝每天睡18-20小时,随着月龄的增长和身体的发育,睡觉时间也开始慢慢缩短
40.出生两周左右,宝宝出现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微笑,能够用哭声寻找帮助,被人抱着或者看到人脸时才会安静下来
第三周
41.宝宝补充 VD最佳时间是出生后半个月开始,每天吃400-800单位,因为母乳中和奶粉中含钙比较高,而维生素d含量较少,因此必须额外补充,且VD能促进钙吸收
42. VD、AD、鱼肝油,是三个不同的东西,医院一般都是让补充维生素D3(也有医院AD和D3一起补充,具体看医生指导)
①VD₃:维生素D族中生物代谢率高和利用率高,促进钙、磷吸收,所以一般新生儿都推荐用D3
②AD:是维生素A和D的合剂,通常是3:1比例,作用和鱼肝油一样,只不过比例更精准且不存在小宝宝对海鲜过敏的情况
③鱼肝油:肝脏里面提取的一种脂肪油,含有 VD和AD,适合小孩补充
④鱼油:从鱼类脂肪中提取的油脂,富含DHA 和EPA,EPA适合老人补充
⑤VD: 维生素D1~D10族,其中D2和D3适合人体吸收
43. 出生后的第三周婴儿已经可以和大人对视,但持续的时间还不长,大部分宝宝此时会伸出手臂,双腿玩耍,有的宝宝还会在俯卧时短暂的抬头
44.宝宝的衣物单独洗:专门准备一个小盆,用宝宝专业的洗衣液清洗,不要和大人衣物混洗
45.新妈妈保证奶水充足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心情愉悦,喂奶时每侧乳房让宝宝吸10分钟,左右交替,以防大小胸。本周开始母乳妈妈可开始食用催奶汤水
46.新生儿肺炎是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三个月内宝宝一旦出现感冒的症状,就要立刻带他去医院
47.宝宝生病后,不要强行的灌药,可用拇指和食指轻捏宝宝脸颊,再用小勺喂服,或者使用喂药器
48.半岁前猛长期有四次: 2-3周、4-6周、3个月、6个月(每个宝宝时间略有不同)。猛长期表现:食量增加,每隔一个小时就要进食,夜醒频繁,夜奶次数增多,情绪焦躁,吃奶时不断含住乳头咬或扯乳头
49.宝宝吃完奶半小时后,或吃奶半小时前,可以做下排气操,有助于宝宝排气,肠胃更舒适。
第四周
50.宝宝奶量持续增加,体重每周增加 180-200g
51. 这时候宝宝一般还没有开始攒肚,如果宝宝排便间隔超过两天就是便秘了,要多观察宝宝排便的颜色
①灰白便: 一直没有黄色, 但是小便黄,可能是先天性胆道梗阻所致
②豆腐渣便:大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黏液,有时呈豆腐渣,可能患有霉菌性肠炎需就诊
③水便分离: 呈汤样,水与粪分离,且排便次数增多,可能患有肠炎腹泻,需就诊
④绿色稀便: 说明宝宝没有吃饱
⑤油性大便:粪便呈淡黄色, 液体量多,像油一样发亮,食物中脂肪过多
⑥血便:就诊
⑦泡沫状便:有泡沫,明显有酸味说明奶中糖含量多了
52.宝宝会自发模仿新妈妈的表情,对视是与新妈妈的交流方式,和宝宝对视时,新妈妈多和宝宝说说话,这样可以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
53.三种方法开始练习抬头
①宝宝吃奶后,竖抱起宝宝,将头靠在妈妈的肩膀上,为了避免吐奶,可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让宝宝打嗝之后妈妈抱稳宝宝,手部稍稍离开宝宝头部,让宝宝头部直立片刻,每天进行四五次
②让宝宝俯卧在床上,双手放于胸前,扶着宝宝的头转向中线,慢慢松手,用玩具逗引宝宝抬头。
54.听力训练:训练的声音不宜太大,以免伤害宝宝的耳膜。可以玩具小沙锤在宝宝耳边 15cm处晃动,节奏时快时慢,音量时大时小,先不要让宝宝看到摇铃,观察宝宝的反应,再训练宝宝根据铃声用眼睛寻找声源
55.视觉训练:看黑白色卡或颜色鲜艳的小玩具放在距离宝宝15-30cm处,移动物品,看宝宝的眼睛会不会跟着移动,距离不要太近,以免宝宝眼睛对视
第五周
56.白天多和宝宝说话,在阳台晒晒太阳,白天多消耗精力,宝宝晚上更易入睡
57. 婴儿期的宝宝无法分辨白天和黑夜,现在开始可以慢慢训练宝宝作息了, 每天白天起床拉开窗帘, 告诉宝宝天亮了;晚上拉上窗帘, 睡前给宝宝喂奶,将灯光调暗,给宝宝哼摇篮曲,最后等宝宝安静后关灯睡觉
58.纠正坏的睡眠习惯:宝宝一离开妈妈会闹哭,此时不宜立刻抱起宝宝,可在宝宝身边哄他入睡。一开始新妈妈就不要抱着宝宝睡觉,新妈妈可以躺在一边拍宝宝,当宝宝睡着后,在他身边放两个枕头,紧挨着他,让他以为是新妈妈在身边
59.不要摇晃入睡:摇晃易使宝宝大脑损伤,哄睡可用轻拍背的方法
60.放一些轻柔的音乐,或者晃动有声玩具,宝宝睡的更香,总之不要给宝宝太过安静的睡眠环境
61.本周宝宝满月了,可以自拍满月照,建议宝宝4个月的时候再去工作室拍百天照,宝宝会更配合
62.如果要办满月酒的话,新妈妈还在月子期间,不要操劳。早产的宝宝可以把满月酒改为百日酒
63. 满月剃胎发,头发长得好,这句话毫无科学依据
64.新生儿满月需做体检,根据医院指导进行
第六周
65.宝宝满月之后到2岁之前,给宝宝补充一定量的钙,6个月内补充液体钙(具体看医生指导)
66.宝宝状态不好或者一周内生病,不能打疫苗。
67.可以下载个小豆苗app,会有较为详细的疫苗接种计划,每次疫苗接种,间隔不得低于15天。
68. 2月龄育儿重点
①2月龄是为宝宝建立吃-玩-睡作息的重要阶段
②喂奶间隔从1月龄的2小时,过度到3小时,醒来先喝奶,以免无规则喂养,也避免后面又奶睡
③小睡安排: 上午2次,每次1小时;下午1次1小时;傍晚0.5-1h,最晚18:00前叫醒,否则影响夜间入睡和睡眠质量
④睡前洗澡、抚触、做排气操,有助于宝宝睡眠
⑤固定夜间入睡时间,养成早睡的习惯,睡觉不要开夜灯
⑥宝宝进入有规律的生活。每天喂奶6-7次,每次间隔3小时;白天小睡4次,小睡总时长 4-5h;夜间睡 10-12小时,全天睡眠15-16小时
69.2-3月龄宝宝作息时间表(供参考)
07:00起床+喝奶,规律的作息从第一顿奶开始
07:30-08:30 视觉听觉训练、游戏、按摩操
08:30-09:30 第一次小睡
10:00第二顿奶、喂 VD
10:30-11:30 活动
11:30-12:30 第二次小睡
13:00第三顿奶
13:30-14:30 视觉听觉训练
14:30-15:30 第三次小睡
16:00第四顿奶
17:00-17:40 第四次小睡
18:00-19:00 洗澡、按摩操
19:00第五顿奶
19:30-07:00 夜间入睡,夜间根据需要喂奶1-2次。
我是 @小雨妈妈 ,家有萌宝,专注孕期、育儿知识和经验分享,欢迎正在经历孕期、育儿的孕妈、宝妈关注我,我们一起成长。
也可以关注我的其他育儿高赞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