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娜Yuna的回答
结论放最前:否,甚至今天愈高配高性能的电脑,开机反而可能愈慢,无关笔记本还是台式机。
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电脑开机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按下电源键以后发生了什么。本着科普第一的原则,先放上电脑硬件知识入门一图流——

按下电源键后,现在普遍流行的UEFI BIOS会首先初始化CPU和全部内存;之后搜索余下的硬件,并加载各自的UEFI驱动——这其中显卡的UEFI驱动(注意区别于Windows里面的显卡驱动)加载出来以后,电脑就会出现启动LOGO;再后就是操作系统启动步骤了。
(这也是为什么主板/内存出问题机器往往会重启,因为CPU没问题时自检程序会启动,检测到这俩出问题就可能重启反复。而显卡的自检顺序更靠后,所以显卡出问题时主板往往常亮)

了解这个过程以后,聪明一点的同学应该不难发现,其实高配电脑完成这一套的速度,肯定是要比低配更慢的——首先一上来要初始化全部内存,而高配电脑可能装了更大容量内存如64GB,初始化起来怎么也要比低配的8GB更慢;其次显卡、硬盘还有声卡、网卡这些也统一都要加载UEFI驱动,因此它们的数目愈多,这个加载时间也会跟着愈长。极致就是那些“i7/i9级”洋垃圾电脑,用过它们的同学估计都有体验,从按下电源到显示LOGO间隔1分钟都很正常——因为它们本质是过时服务器/发烧级平台,需要初始化以及加载的内容会非常多。
那为什么会有“开机速度越快,电脑性能越好”的传说呢?原因主要有俩——
其一就是大众认知的“开机速度”普遍来自于360、鲁大师等统计的“开机时间”,而这个时间其实是算上了操作系统启动时间的。显然SSD启动操作系统会比HDD更快,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可以来到2015年以后)SSD容量小且贵,并非十分普及的配置。中低配电脑普遍还是纯HDD,“开机时间打败xx%用户”能力,自然不如有SSD的高配电脑,但真正功臣是SSD,而非通常说的配置性能。

其二就是较为古旧的Legacy BIOS(普遍流行于2009年甚至更前,但2013左右仍有少许遗留)会有一些区别——按下电源键后它会先初始化CPU;然后进行基础硬件自检(1MB内存、显卡、输入控制器、系统时钟);再完成其它硬件包括剩余内存/硬盘的初始化;最后启动操作系统。用过比较老电脑的同学可能还记得类似这种界面,其实就是基础自检通过后,在初始化其它硬件那一步。

很显然这个速度是要比UEFI慢的,后者统一驱动的设计大大缩短了自检时间,这样即便用着一样的硬盘+操作系统,进入系统的历时也会更短。但真正功臣是UEFI,仍非通常说的配置性能。
其实若养成“用电脑尽量少关机重启”的习惯,只在系统/驱动更新或发生故障时重启,平常用睡眠代替关机,你的“开机速度焦虑”很快就没了。当然这时你最好拥有32GB以上的大内存,或16GB然后仅基础使用+桌面办公;如果只有8GB,或16GB但有游戏剪辑等高性能需求,那可能需要频繁借助内存清理工具。
扩展阅读——
尤娜Yuna:【汇总】尤娜的月例推荐文汇总(笔记本/DIY台式机)目前台式电脑需要多大内存合适?为啥内行人都告诉我 SSD 固态硬盘别分区?用了十年的笔记本电脑,把机械硬盘换成固态硬盘,能起死回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