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刚刚发布的第五代 DM 技术,对我们普通用户选车、用车有什么影响?

知乎热榜4个月前发布 NIUC!
1,152 0 0

小巾凡的回答

时至今日,应该没有人还会质疑新能源发展趋势了,今年从 1 月份开始就呈现了 30% 以上的增长,甚至在上个月突破 50%,已然成为历史重要一笔。

不过对于新能源来说,虽然当前数据从销量占比上纯电动占比高于插电混动(含增程),但我们把全市场考虑进来,可以发现从城市区域的适应性,如对于北部城市冬季的低温特点,以及低线城市的充电便捷性来说,插电混动都是更具有更强大的普遍适应性,而且成本更低,更适合选购以实用性为主要考虑点的个人或家庭用车。

比亚迪刚刚发布的第五代 DM 技术,对我们普通用户选车、用车有什么影响?

一、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沙发彩电只是饭后谈资,省钱实惠才是真过日子

作为传统汽车媒体人来说,能够感受到当前由于产品内卷,用户心智也愈发拥堵,所以每款产品如果想要进入用户心智,并且占有一定地位,就需要先通过具有噱头的技术点,产生传播话题性,被用户感知到,才能谈及是否引发购买欲望。

但实际上,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即便是那些具有话题性的产品,往往是通过更加前瞻创新的技术创造,也不见得经过市场充分验证,但价格却都是昂贵,且实用性不足,并不适合普通消费群体选购考虑,说到底也不过是饭后谈资罢了。

但实际上,有意愿尝鲜这些新科技的用户又有多少?大部分都不过是普通人,过着普通日子的普通家庭。

那么普通家庭关注些什么?往往来说有三个核心点是需要被特别满足:

  • 更低的使用和维修经济性:包含购车成本低、低能耗和维修成本低;
  • 家用刚需:如空间尽量大,能够满足多人乘坐的舒适性,以及载物时更能装载;
  • 与时俱进的智能化体验:如大屏交互、智能语音控制、主动安全以及基本的智能辅助驾驶

而这里,解决家用刚需对于空间上的需求,无非就是车做长一点,内部再掏点空间,没那么难;打造与时俱进的智能化体验,通俗点其实就是搭载几个配置,投入点成本都可以实现。最难的就是,如何解决用户对于使用经济性的问题,既能够做到购车时的低门槛,又能做到日常使用降低能耗开支,才是最难的。

二、 在别人不认可的时候启动一项新技术很难,坚持五代且不断迭代更不容易

就在昨天刚刚上市的秦L DM-i和海豹06 DM-i的上市发布会上,比亚迪发布了最新的 DM 技术,也就是第五代,以第四代为基石,对发动机、电机、电池等核心零部件全面优化升级。

比亚迪刚刚发布的第五代 DM 技术,对我们普通用户选车、用车有什么影响?

发布会上虽然两款车的价格再次让汽车市场震动,低到 9.98 万起步,但这个价格对于比亚迪来说,并不是没下探到过。

不过对于 第五代 DM 技术能够在这样价格的产品上搭载,确实让人震惊:

  • 百公里亏电油耗2.9L
  • 综合续航2100km
  • 发动机热效率46.06%

就这三点,就足以引领插电混动行业再次进阶,足以代表插电混动技术有能力颠覆传统燃油车体验。

那么,比亚迪是如何实现这样的参数的呢?这里面还真是有核心黑科技,而且对于亏电油耗和续航里程用户高感知的表层数据,其实是底层更是通过系统性的工程,包含发动机和EHS 电混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电子电器架构升级等进行优化匹配,才会呈现出的综合性能,任何一点没有做到足够好,都不会有这样的结果出现。

1、 DM 技术的发展史,就是为了普通消费者带来低能耗使用成本的奋斗史

对于比亚迪来说,从 2008 年第一代搭载 DM 技术的 F3DM 亮相,一直到 2018 年第三代 DM 技术发布,历经十年。这十年期间,比亚迪搭载 DM 的插混车型销量有过短暂的繁荣,但却未能真正带来变革。这背后或许是那时候燃油车刚刚走进千家万户,尚不是新能源的机会点;又或许是技术的成熟度不足以让用户为新技术溢价买单。

或许前者影响更大,毕竟英雄造时势的辩论观点相比时势造英雄,总是更难胜出。

比亚迪刚刚发布的第五代 DM 技术,对我们普通用户选车、用车有什么影响?

所以就算是坚持了十年,直到第三代 DM 技术从技术层面上解决了亏电油耗高、动力弱的问题,但恰逢新能源政策助力纯电动车,插电混动未能迎来春天。

但好在比亚迪坚持了,直至第四代 DM 技术发布,而且还在持续做技术迭代优化,油耗也再次从 4.3L 进入到 3.8L 的时代。

就像王传福回忆道:“如果我们放弃了,中国的插混可能就没有明天了。”

比亚迪刚刚发布的第五代 DM 技术,对我们普通用户选车、用车有什么影响?

虽然说回忆里必然会带有些英雄主义色彩,即使没有比亚迪,中国的插混也不可能就此绝迹。不过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如果没有比亚迪,插混技术以及带给用户的价值迭代,不会这么早地突破。

2、 越是专业,越是知道该选择从哪方面进步

即使是插电混动的新能源时代,各家依然在追求发动机热效率的优化。原因在于对于插混系统,虽然技术支持直驱,但在合适的工况下仍然更倾向于以串联模式,以电为主,才能够更节能。而热效率越高的发动机,越能够以同样的燃料发更多电,从而以用户使用最经济的方式提高车辆续航能力。

提高热效率很难吗?

很难。对于传统内燃机来说,优化压缩比是最重要且最难的一环,比亚迪自然也不会放弃。据说比亚迪为了提高压缩比,做了 240 多款燃烧组合来实验,与此同时为了解决高压缩比给发动机带来爆震的问题,又经历了百种冷却实验,才将 15.5 的压缩比做到 16。

但是,对于插电混动来说,除了优化发动机固有的参数之外,还需要通过能源策略优化,减少发动机动力直驱的工况,也就是减少了发动机需要应对的复杂性,同时让发动机在其最优区间工作,从而带来了更大的热效率优化空间。

除了发动机,比亚迪还继续在EHS 电驱系统上下功夫,而且还实现了七合一动力域控,将系统功率密度工况效率从87.6%提升至92%,功率密度从65kW/L提升至75kW/L,从而降低能量消耗。

3、 降低能耗这件事,有些人单一突破,而行家从上帝视角系统性解决

我曾经听一位媒体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话:提高硬件上限、优化系统效率、减少浪费,就能够带来更低的能耗。有些人在尽力一一攻克才能实现单点突破,而厉害的玩家早已从上帝视角进行系统性组合优化。

对于比亚迪来说,就是那个行家。

所以优化能耗、提高续航这件事,仅靠解决发动机和电驱系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能力优化电池技术,做好整车热管理才行。

比亚迪刚刚发布的第五代 DM 技术,对我们普通用户选车、用车有什么影响?

那么对于拥有电池研发-生产-制造一体的独特优势,比亚迪自然而然会注重提升电池性能。那么对于电池来说,优化能量密度、冷却系统,提高回馈倍率和放电倍率才是关键。

而且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了 15.9% 后,底盘就有更多的空间布置更大的油箱,这就是我们看到在秦L DM-I 上,48L 油箱升级到了 65L,自然而然可以带来更夸张但有理有据的 2100km 续航能力。

那么对于全温域整车热管理架构,往往各家都是通过热泵、温域控制等进阶优化,但这对于比亚迪来说已经远远不够了,所以也推出了行业首个全温域整车热管理架构,包括三大部分:电池热管理、前机舱热管理、座舱热管理,不再孤立解决各系统的热问题,而是通过智能调度整车热源,达到平衡状态,确保能耗最低,也确实在努力从全系统进行优化。

三、写在最后

回到这个标题,我在写这个回答的时候也在不停地思考:

这个话题是围绕着普通用户选购,说了那么多,其实自己不也是普通用户中的一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算我们再努力拼搏,其实到最后也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人的身份。虽然我们也向往那些花团锦簇的生活,也向往那些花团锦簇的高端车,但说回来终究是要过普通人的日子。

所以对于所谓的那些前瞻的科技、顶流的技术,终究不如能够给最广大的普通消费者,带来最实实在在的价值的技术有魅力。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