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钱看太重要怎么改变呢?

自动采集3个月前发布 NiuC.Org
8 0 0

自由职道的回答

了解一下稀缺状态导致的稀缺心态进而导致管窥效应,要改变是很困难的,但不改变会越来越困难。摆脱贫困最大的阻碍就是稀缺心态,也就是即时心态,即要求即时回报的同时还要求即时享乐。比如不愿意做短期看不到收益和不确定性的事情,反而会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花费金钱和时间。这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现实的原因,但如果主观不作出改变,客观现实不会自动改变的。

与之相反的就是长期主义,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可以忍受长时间的孤独和不确定性,这当然很难很难,所以能实现的人永远是少数。
王阳明先生说得之不难失之必易,积之不久发之必不宏就是这个意思。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种心态叫“稀缺心态”,即你越觉得自己缺什么,就会越在意什么。而事实却往往是:你越在意什么,就越缺什么。

稀缺心态,又称“稀缺俘获大脑”、稀缺思维,是由事物稀缺形成的一种稀缺心态,而且这个过程是无意识的。

当我们的大脑被稀缺俘获的时候,我们会专注于解决稀缺状况,比如当你陷入沉重的债务危机,为每天的一日三餐发愁的时候,你所有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了,这个时候跟你谈长期发展和理想在你眼中都是华而不实的,你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管窥效应,就只能看到管子里面那一小片天地,也叫隧道效应,当你进入一个隧道你能看到的就是隧道出口那点光线,就是解决欠款和吃饭,与这个需求无关的所有机会你都毫无兴趣,就像见树忘林。

把钱看太重要怎么改变呢?

中文里面有个词可以很好的诠释稀缺心态,就是人穷志短,指的是人在贫穷的时候往往不敢想太长远的事情,也不愿做那些短期无收益长期有发展的事业。

志短人穷,指的是如果你只做眼前赚快钱的事情,而不做短期无收益长期有发展的事业,你就不可能变得富有。

人穷志短、志短人穷,相克相生,周而复始,所以穷人容易恶性循环的穷下去,就像掉进一个陷阱久久不能自拔。

把钱看太重要怎么改变呢?

相反富人则可以从长计议,甚至可以不为赚钱而工作,但往往能够收获更大的回报,这也许就是穷的越穷、富的越富的根本原因。

当然,穷人也是可以变为富人的,因为许多的富人都是从穷人过来的,但这个过程肯定是不容易的,就像一个高难度的闯关游戏,需要决心、耐心和毅力,不断的自我挑战和长时间的自我管理、自我驱动……所有这些都是令人不适的感受,能够长期坚持非常困难,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到,所以成功尤为珍贵,失败则比比皆是。

我们要给一个人一笔钱非常容易,但要拓宽他的认知和提升他的心智则非常困难,非得他自己去经历去探索不可,一个人靠自己创造的财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此人的认知水平和心智成熟度,钱只是这些素质的一个结果和体现而已,你把他的钱拿走,用不了多久他还会创造更多的金钱,因为没有人能够拿走他的思维和认知。

黑格尔曾经说过: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与他作对的是一整个陌生而又黑暗的世界。

还有一句话说你赚的每一分钱都是来自于认知完善,你赔的每一分钱也都源自于认知缺陷。你去观察一下身边那些做投资赔钱的人,大多都是急于赚快钱贸然进入陌生领域的人,他们对这个领域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和自己的认知,仅仅是因为想赚钱解套而慌忙入坑,殊不知被套的更紧。那些在一个领域深钻多年的专业人士,很难对他不熟悉的所谓高额回报动心,上当的往往都是贪钱求快又缺心眼的人。

把钱看太重要怎么改变呢?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年轻人认知的拓展和心智的提升远比赚钱要重要的多。有了认知和思维,没有钱可以创造钱,没有认知和思维,给你钱你也守不住,更别提把它变更多,因为有漏洞的水桶是灌不满的。

如果你能从这个角度去看待问题,成功其实就是认知完善和心智成熟的结果,认知完善是你大脑里面有关于某件事物丰富的概念和认识,比如市场分析、商业模式等;心智成熟是你有把这个认知输出为结果所需的行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比如决心、耐心、毅力等。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认知完善和心智成熟缺一不可!

有的人说起来头头是道满腹经纶,但最终一事无成,因为虽然他们认知完善但心智不成熟,想法很多也很好,但没有行动力和耐力,所以等于空想。另一些人心智成熟,吃苦耐劳勤勤恳恳,做事也能坚持,但还是一事无成,因为他们认知不完善,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出力不出功,由此可见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四个字价值千金啊!

成功路上没有捷径可走,每天进步一点点,用志向拓展财富,以财富滋养志向,让自己早日进入不为钱工作的正向循环里,你会发现当你迈过了不为钱工作的那个临界点,原来赚钱并不想你想象的那么困难。

无论是一个职业,或是一项事业,毫无疑问都需要练习,成功也不例外,对于奥运射击冠军来说脱靶是小概率事件,对于普通人来说,命中是小概率事件,如果你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会急着去赚钱了,而赚钱也会变成一件既困难又简单的事情。

有什么好赚钱的副业可以做吗?

from 知乎热榜 https://ift.tt/U1pDz0d
via IFTTT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