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马丽新电影《抓娃娃》点映,看过后你觉得这部电影拍得如何?值得看吗?

知乎热榜4个月前发布 NIUC!
968 0 0

segelas的回答

本回答主要分析一下导演在本片中的用意,以及主题的表达途径。

喜剧的基本要求是让人发笑,而在其上的“思考启发”则是加分项,而亲情等情感打动力则是电影艺术的重要魅力点。在《抓娃娃》之中,我们看到了这三者。

一部好的喜剧电影,不仅仅要提供给人以“笑料”。制造笑点的方式,是停留在表面碎片式的扮丑,还是通过人物动机等信息的输出与接收之错位,多条线索之间的交叉,环境与行为的违和,创造出的电影戏剧化效果?更进一步地说,喜剧电影终究也是电影,就像所有的类型片一样,在完成类型对应的”观感效果“之外,如果能够实现作者的个人表达,给出一定的主题系统,那当然会给类型片再次拔高一阶。

人们会下意识地将“有意义”与“好笑”对立起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来自于对前者的错估,认为有意义即代表着“严肃、端正、深刻”。然而,至少以电影而论,达到相对深刻的途径,其实远远不止是严肃端正一种。只要建立起足够完整的表意结构、主题系统,就能实现作者对自身思想的陈述,具体形式完全可以根据类型的不同而变化。

这也正是《抓娃娃》试图达到的高度。

而作为穷养理论的坚守者,沈腾马丽对“穷养困难性”之环境的抗拒也成为了具象的持续表现途径。马丽的父母来接孩子放学过生日,却不愿配合演出艰苦朴素,穿着名贵的衣服,给孩子塞钱。这确实带来了一种有效的反差喜剧效果,让观众与孩子和其他富人形成了认知的错位,其他富人的富养说法成为了小丑,例如坐在车上对穷养的“怜悯”,以及孩子身处于各种日常化生活环境之中的“穷精神”受到周围人“怜悯”。后者构成了影片在“接棒人培养”第二阶段的主体内容,第一阶段是对孩子的精神培养,已经确立,第二阶段则是这种精神在当代现实生活里的遭遇,让他不至于被社会扭曲。孩子遭到了小商贩的暴力威胁,只是朴素地乞求,在海底捞的门口不停拿着免费小吃,得到了其他中产阶级的“怜悯”(让他们先进,快吃饱了)实际上却是对父母奶奶的全力孝顺行为,奶奶重病而家里没钱,让孩子需要捡瓶子补贴家用,并面对同学们的嘲笑,也和许多孩子一样,面对小卖部偷钱的诱惑。

在这个阶段,电影尽量设置了接近现实生活的细节,让孩子真的身处在了日常环境中,由此带来主题表现的现实对接度。更重要的是,它也强调了父母打造此“假生活”之中的切实苦心,是物质之外的亲情真相。最典型的一幕是,”考清北”的许愿冲淡了消极的打击,三口人在富人区的过道上产生了“错位”,沈腾马丽追逐着轮椅,构成了一种对富足环境的“朴素与亲情之本质的表现”:这本是他们的自家环境,真实的富足对应着真实的亲情,因此才要努力为孩子打造穷养的教育环境,让富足不至于变成对孩子的腐蚀,这正是富足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亲情与朴素的精神层面本质,也支撑起了富足生活能够真实存在的合理性,此时的富足与亲情之生活环境在瞬间进入了真实之中,其表面则是父母保护孩子而不惜穷养、“腿伤”谎言排除其他教育的“不属于富足环境”之造假,是孩子所处生活的“假象中的真实”。

孩子的长大带来了戏剧结构上的转变节点,孩子能接触到的最大真实即是对“虚假世界”的真相接触。这肯定不如“接触真实的贫穷世界”来得考验巨大,但也是对富人真相的接触,由此引出了堕落的可能性,面对真实的富人生活,他是否能够继续曾经的艰苦品质,有钱而不奢靡,反过来说也是对曾经刻意贫穷环境的再感受,还能否接受自己的吃苦,而不“黑化”愤怒。

在“即将长大”的切换节点之上,孩子一家在捡瓶子,似乎是坚守贫穷,实际上影片却第一次给到了对“绝对真实中普通人”的关注,体育场打破了沈腾故意安排的比赛的喧哗,变得冷清真实,捡瓶子不过是包场安排的结果,而真正的普通人则“捡瓶子都比不过富人”。

这都构成了对后半部中的升级引导,让儿子在虚假的穷养中无法成为真正的可贵之人,其能力与精神都在偶然触碰或有意寻到的外部现实世界中经历考验,突出其“温室里培养”的局限性,由此进一步磨砺出真正的精神品质,而此前的世界与人生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他成长至今的确切收获,源自于父母对他教育投注的真切亲情,都是虚假里的真实,他的能力与精神之教育成果在现实世界里再次提高、完善,或至少是明确其根基的真实可靠性,从而引出主题表达阶段的推进。

在结尾,影片带来了绝对的“接触真实”与升级考验。孩子来到了自己与“真实生活”接触的最重要点上,高考是做不得假的,也是现实中一个人面对“成年社会”这一更真实、残酷世界的开始,开启对其物质化当代环境的进入与考验,也意味着未成年孩子接受家长呵护的结束。影片将“打造世界”本身引申成了“家长呵护”,让它本身成为了一种“溺爱”,比之外部社会而必然地“富养”,这成为了单纯物质之外的“富与穷”,是家长与社会作为“教育者”出发的不同。孩子在高考上逃走,在此前教育中的目标“清北”中失败了,却恰恰是对此前“溺爱”的打破,成功地进入了真实的世界,完成了人生脱离“家长呵护下的虚假”、进入成年人独立面对之真实的考试。

孩子“打破”了虚假的完美生活,获得了“勇于进入真实世界”的“长大成人 面对社会腐化与打击”之教育成果,也印证了穷养教育的正确性。他打破了虚假世界的边界之门,后方是迷幻漂亮的光影,进入了白炽灯与凌乱的指挥部之“真实环境”,意味着“走出唯心完美假象”的状态,不再沉迷于“世界为我运转”的幼稚舒适区,因为那不过是家长对自己的溺爱呵护。然而,他看到了一切的虚假,在墙上张贴的各种行动通知与计划,包括自己受教育后的能力,以及亲情(奶奶是教师,父母似乎也是假的)爱情的虚假。

特别是爱情,本身是他此前唯一的确定真实存在,关系好的女同学是真实世界里的外人,也引领他去别墅抓“出轨”,带来了对真实世界接触的关键,再次看到了小时候被哥哥诱拐来到的泳池,意识到一切似乎都并非表面那样。当他意识到世界的虚假时,必然格外重视爱情,但爱情却也被父母的虚假安排所扭曲,墙上的计划揭露了女同学被安排去升学的结果。

由此出发,它也引出了“虚假世界”之于精神层面的正反表意,先是孩子对世界中一切精神情感(对父母“你们是什么人”,可延伸出对自己被培养品质与世界观的不确信)的负面虚假化认知,随后则在深入真实生活的考验与见证父母等行为中变为正面的确信,亲情与品质都是确实存在的,由此带来虚假世界里的内在真实性:他意识到教育自己而运行的世界之于教育目的的确实有效,其中的情感精神都是真的,因为打造它的父母对自己的爱是真实的,由此顺利地归结到亲情的落点。

它让孩子去到了现实的绝对真实里,构成对自己由此前世界中所感所得的对比、验证,由此才能完成对此前世界的“再次观看”,完成第二次判断,先是“对表面之假的揭穿”,再到此时的“对表面假中内在之真的厘清”,从模糊不确切的“这是真实世界”之孩童懵懂中出发,变成明确思考之后的“这里确实存在真实”之成熟世界观。

这其实也是本片的构思,是孩子的两个阶段。在高考逃跑时由孩子“这是爸爸你教我的”而强化,引出他对虚假世界中曾经习以为常之一切细节的再观察、思考、揭穿,是虚假世界本身---落在打造它的父亲---带给孩子的宏观层面“教育”,告知他很多生存法则,客观上让他得以揭穿其假,完成对“走入真实世界迎接残酷真相”的成长,也反过来确定了父亲借由此间世界教育的意义。

孩子从表面的教育关系转变成了亲情关系,它是前者之“虚假”中的真实,也带来了孩子在前者层面的教育成功,确实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孩子。作为喜剧电影,它成功地“加分”,带给了人们以思考和打动。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