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n小月麻麻的回答
培养孩子的兴趣,需要孩子喜欢,父母金钱的支撑,孩子长期的付出和孩子自己的努力……
小姑姑的大儿子,5岁学钢琴,后来初中学业重,要补课,姑姑曾劝他放弃钢琴,他还是选择继续坚持练琴,只是减短时间。
现在上高中,更没时间了,但是偶尔看到喜欢的乐谱,他会留意,会收集,拿回家,坐在钢琴前面,弹一会儿……
这个兴趣是他唯一从小坚持到大的,不为了养家糊口,只是为了学习学习学习,之外,弹一首曲子,能让他心情舒畅。

兴趣,严格定义上,是一种长期持续的心理状态,其底层是对自我有意义的联结关系。
人对有兴趣的事情或事物进行互动的时候,会产生愉悦感,归属感,自豪感和意义感。
这也是人类经过漫长的演化而形成的一种心理机制。
而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兴趣却丢了……
想继续但是一来时间不够,学业太重,一般三年级课外兴趣班都从3个减到1个或0个了。
又或者父母想把钱和时间花在刀刃上,去补课,去提高成绩~

但是,兴趣是没有功利性的!
父母对孩子的兴趣选择,如果是以对未来工作有没有帮助,就业有没有更好的可能来选择。
认为学了有用才去学,逼孩子去学,以:我都是为了你好,你长大就知道了,这很有用……
往往结果可能越来越糟……
要尊重孩子的兴趣。
小时候,父母帮孩子选择兴趣,报班就让孩子去上,孩子长大有真正自己感兴趣的课却诸多拒绝,诸多要求:离不开的就是兴趣要和学习有关!
发展的兴趣,要对学习有帮助的兴趣!
找一些提高学习成绩的兴趣!

兴趣要坚持和保护。
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且坚持下去,是件特别幸运,特别幸福,又特别酷的事!
希望自己能尊重孩子的兴趣,帮助孩子坚持下去,共勉!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