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兮的回答
大概率流向了耗油最大的餐饮体系。
火锅肯定是一个大头,各类小龙虾,爆炒菜等宽油代表都是这些食用油的最终流向。耗油越大,摄入越多。
反而家庭用油可能要轻松一些。
这个新闻爆出来,小地方的散装油说不定还安全,因为这些油大部分都来自于当地油料作坊,有时候还是正儿八经的现榨的。
我之前在小区超市买过一桶,菜籽油是我在老家吃的偏自然褐的,颜色发乌。那天我在他家买了米,顺便想买油,无意间看到这两桶单独放着的,我就提了一桶要买这个。老板不舍得,说是自己刚刚从油坊买回来吃的,让我买货架上的花生油。我说我就想买你这个油,老板两口子面露难色。因为我跟他们关系不错,已经非常熟了,最后他们咬牙说算了分你一桶吧。
我结账的时候老板娘还有点舍不得,说你觉得贵不贵,你要是觉得贵我把钱退给你,我回她没事。老板说你拧开问问,这个油玩全不一样,闻得到菜籽的味。
我一打开,真的是那种浓厚的躺在油菜籽地中间的香。
其实很多超市里卖的油都是看起来漂亮,实际上未必好。
实实在在的菜籽油和花生油,有经验的人一看颜色就能模糊的感觉到对不对劲。
那是做不了假的,倒在锅里也不同。
新闻爆出来的这些油,最终没有说流向,但其实大家可以想象,这些都是批量生产的精装油。都是卖个样子的。未必走向了家庭,恰恰有可能批量输出到各种用油量最大的餐饮行业中。
我油更喜欢去农贸市场或者知根知底的铺子,跟靠谱的老板打交道,搞清楚他们的油的来源。像我上面提到的那个现榨油,老板两口子侃侃而谈,榨油的地方,榨的时间,啥时候才买的,买的价格是多少,清清楚楚。
这样的油绝对出不了问题。
你要问人品怎么判断,这我就不好说了,我以诚待人,和这种老板打交道,相熟纯靠缘分和彼此的诚意。
其实这个新闻最大的恐慌不是家庭用油,而是商业用油,因为这个大宗而且容易形成生态。消费者自己又不是经受油的人,只是吃进去,看不到感受不到。
所以大家真正应该警惕的,或者说想必须健康,可能要考虑的是以后去什么店铺吃饭,点什么样的外卖应该更加小心。
自己的油还可以找靠谱的人或者渠道,但自己点的菜,就永远不知道上游是啥情况。
我觉得这件事看起来是食品安全问题,其实本质是信任的崩塌。
大家都得学会,不要完全相信任何一个机构和群体的恶意与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