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丹的回答
不要觉得金融周期对现在各个行业影响小,现代金融体系下,金融周期反而逐渐决定了经济周期,比如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破坏力,而我国经济大环境的两个基本特征:
消费不足带来企业产能过剩和利润的下降,必然带来信贷需求的下降,信贷是银行的资产,主要贷款人要么是企业,要么是居民,这两个在过去的疯狂扩张周期都不敢借钱了,你赚谁的钱?靠以债养债的城投吗?这是义务不是利润来源。
资金成本端,尤其是很多人前几年提前锚定了三年五年期的存款利率,可以说是这几年内部投资里面最好的决策之一了,你可以砍现在得存款利率,但你也得给过去的存款产品付息,当然这些压力也就三年五年,还有高息的存量房贷是银行的重要资产。
存量收益端,短期贷款往往不需要重新定价,但长期贷款,也是一般认为银行最优质的资产-房贷,在居民收入放缓下,承担能力也会变弱,新旧息差必然导致市场提前还贷意愿的增强,不降存量房贷,市场就提前还债,少赚和不赚之间,总的做出选择,也就是去年的大范围的下调存量房贷,按照普遍跌幅一年让利在3000亿规模,这是纯利差的减少,就是吃到嘴里的鸭子都飞走了,也是被迫的选择。
第二个问题就是金融风险了,你把钱投到P2P最担心的是收益不高吗?肯定不是,而是本金有亏损的可能,债务就是这样,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往往是市场的宏观杠杆越高,利率水平越高,则违约风险越大,这几年银行的不良资产风险可不小。先说存量,我国的实体部门杠杆眼看就要到300%了,居民企业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都远高于2007年信贷扩张开启之前,预期收益是预期收益,这几年违约的概率可不低。
企业端,现金流创造压力不足,政府端问题在于隐形债,居民端则在于过去过于乐观未来的收入而极致杠杆,而我国信贷投放的最大抵押物就是土地厂房和商品房等,随着市场过热之后的出清,资产水分极大,就好比恒大号称还有不到2万亿的资产,实际上能折现个一半估计都是乐观的,居民端也是如此,当时高位上车的群体,30%首付,算上各种税费和预售期间的利息,跌个20%左右净资产基本就归零了,最近有意思的是,违约了你就把房子丢给银行取拍卖么,银行还不要,次贷危机就是当时大量的不良资产丢给银行,那有什么不一样,无非就是对居民更少退路罢了,比如个人无限责任,父债可能还需要子偿。
信贷扩张之后就是金融风险频发的时候,我们自然也不例外,过去的因,现在得果,居民抗风险能力下降,开始避险和缩减开支,居民降低投资,房地产债务出清,降低消费,企业债务出清,从而形成自我强化,传导到收入端,这就是典型的金融周期。
你以为这个就结束了?没有,明知道现在房地产为底层资产的金融投资风险极大,还得压着银行给房企和承担能力欠佳的居民部门投放信贷,既要银行在金融风险中增加显著风险方向的投入,又要银行不创造更大的金融风险,既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怎么可能兼顾呢。
银行的利润来源于利差,利差来到历史低位,倒不是银行想,是市场真不赚钱了,这还是预期利差,金融风险带来额外修正,比如高杠杆下违约率的上升,1%的不良资产增加对这些利润都是巨大的冲击,还以为能像过去十几年那样躺着赚钱,未来如何追债可能才是银行的重点,也不要抱怨难过,体制内怎么都有个保障,体制外那才是真的压力大,降薪的银行人员追着被裁员降薪的失业违约群体追债,这个画面不敢想象有多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