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加的回答
首先,我真的参加过上海中学自主招生面试,不过那是 18 年前的事情了,最终我通过了自主招生考试,并获得了中考加 100 分的优惠(不过后来由于推优制度,我并没有参加中考)。
然后重点来了:我压根不相信这是上海中学 2024 年自主招生面试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
疑点1:题目超出自身经历认知
作为一名数竞生,当时我是因为某市级初中数学竞赛拿了唯一的满分,直通自主招生面试。
当时的面试主要是语文和数学。我还依稀记得,当时的语文考官问了我章回体小说,我说了水浒传,然后老师就和我探讨一番宋江是否应该被招安。
至于数学,竞赛成绩在那里,问问对数学竞赛的观点、走走过场而已,并没有现场出一道复杂的数学题。
但当时并不存在一个面试,把语文和数学结合在一起。你说语文和英语结合在一起,我倒是能相信(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笔试,中英文确实一起考了),语文数学结合在一起,真没见过。
十几年后,或许面试方法有所变化,但是是否变化这么大,我是存疑的。语文数学本身很难融合,更何况是面试题这么短的时间。
疑点2:题目明显超纲
作为数竞选手,我清楚得记得,二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考虑到解析几何)并不在当时初中的考纲内,它是高一才会学的(初中只会涉及到一些可因式分解的简单形式,也就是名义上的简单二次方程组)。不要说课堂内了,即使是竞赛题,初中也不会把解析几何放入考纲内的。你如果问初三时的我二元二次方程组的一般解法,可能我勉强能答上来(毕竟准备高一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但是要我熟练运用,是不行的。
而对于语文的运用,可能同样超纲了。「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首诗,初中前我肯定是没背过的,高中时可能接触到了,但也是在课外,在面试中问这样的问题,不合理。
疑点3:题目问法扯淡
退一万步说,即使现在小孩的水平突飞猛进,比 18 年前能被上中加 100 分的我还要高得多,我也不相信面试会有这样的问法。
「1分钟内编写有意义的二元二次方程组」,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就好比你参加互联网算法面试,「10分钟手撕红黑树」一样,对于定向训练的人来说,确实存在理论上解答的可能,但实际上绝不会这么考。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著名的诗词很多,也有很多可以和理科沾边,比如什么「飞流直下三千尺」「两岸猿声啼不住」啦,这些诗词都是可以出理科题的。但是「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两句话,我即使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它和数学能有什么关系。
综上所述,这大概率又是一个好事者胡编的题目,这道题目没有做的代价,哦不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