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健康科普馆的回答
主办方和医务人员太不专业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看了现场视频,张志杰是突然倒地,随后发生身体抽搐。
症状比较符合心脏骤停,导致心源性猝死。
但主办方及医务人员到场后,显得特别不专业。他们没有通过意识、呼吸和颈动脉搏动来判断是否发生心脏骤停,也没有现场采取急救措施(心肺复苏),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
心脏骤停急救“黄金四分钟”
心脏骤停最好的急救方法是心肺复苏(CPR)和自动除颤仪(AED)电除颤。
一般情况下,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如果时间在10分钟以上,即使病人抢救过来,也可能是脑死亡。所以在心脏骤停急救上有“黄金四分钟”之说。
有研究表明,在心搏骤停一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一般高达90%。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递减7%-10%,而5分钟后则下降到50%左右,第7分钟约30%,9到11分钟后约10%,而超过12分钟则只有2~5%。
有些人可能会疑问,运动员身体这么好,也会出现猝死吗?
答案是肯定的。
其实“运动性猝死”并不少见!
运动性猝死
定义
运动性猝死是指因为过量的运动导致死亡,是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出现症状,6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死亡。
常见原因
运动性猝死的原因分为心源性和脑源性,以心源性猝死最为多见,约占90%。
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病因包括冠心病、主动脉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
- 对于年轻运动员来说,最常见心脏病为肥厚型心肌病,占所有运动性猝死的36%。
- 对于年龄大于35岁的较年长运动员,冠心病是运动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所占比例高达73%至95%。
如何预防运动性猝死
- 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大家都知道跑前要充分热身,但更重要的是自己了解自己的身体,知道自己的缺陷和极限,不要盲目去追求运动强度和运动事件,要遵守科学锻炼的原则,循序渐进。
- 学会识别危险信号
运动过程中,一定要学会识别一些危险信号,以免悲剧发生。
心率不齐:比如在跑步中明显感到自己的心率不齐(心脏跳动时快时慢),我们就要注意调整呼吸,慢慢减速直至停下来;
体温骤降:跑步时体温出现骤降的情况,此时也需要慢慢停下来,迅速补充食物、热水、添加衣物进行保暖;
胸闷眼花:跑步过程中,如果出现胸闷、气喘、眼花等状况,必须减慢速度,观察身体状态。
症状严重者需立即寻求求助,紧急开展医疗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