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非的回答
1,
早年间独自背包去青海旅行,跑去湟中看塔尔寺。
也没啥钱,就入住了塔尔寺接待藏人的招待所,特别便宜。
还是要登记身份证的,藏族服务员扔给我一个厚厚的本子,让我自己写。
然后我前面登记的名字是“卓玛”,这个卓玛上面的名字,还是“卓玛”。
印象深刻的是,因为天冷,招待所的被子特别厚、特别沉。
沉到翻个身都感觉费劲。
不过是真暖和,带着酥油茶味道的暖和。
2,
工作后买了车,从北京出发,自驾青海、甘南、川西北。
走了一半青甘环线。
对比当年的路况,不由得狂赞咱们“基建狂魔”的称号。
但这条线,最好的旅行方式就是自驾,而不是跟团游。
完整的青甘环线,主要节点依次是:西宁→张掖→嘉峪关→玉门→敦煌→阿克塞→大柴旦→德令哈→茶卡盐湖→青海湖→西宁。
你倒过来转悠也可以。
3,
茶卡盐湖。
想拍美照的话,得下到湖面。
第一次去的时候,我们是光着脚踩进去的,特别扎脚,走几步就被扎得龇牙咧嘴。
穿上自己的鞋子,走起来又各种费劲。
第二次学乖了,在岸上租一个雨靴。
那个时候,茶卡盐湖周围得藏人,还是挺淳朴的。
我们玩到很晚,开车出景区时,天已经黑了。
路边有个藏族大姐,笑呵呵地冲我招手。
还以为大姐要搭顺风车,结果大姐也不上车,只笑呵呵地问:你们住宿吗?可以住我们家,不贵的。
就去藏族大姐家投宿了一晚。
早上我们按计划走得特别早,起床时大姐和孩子的房间还很安静。
我们按照定好的价格,把钱留在厅内的茶几上,留了一张感谢的字条,又写上了我的手机号码。
上午还接到了大姐的电话:哎呀,你们走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么,本来还应该管你们早饭的么……
4,
有一次是去西宁出差,在一条民族风情街吃饭,当地同事点了一份……
狗浇尿油饼。
我大吃一惊:啥,啥,啥?你点的啥?
同事哈哈大笑:狗浇尿油饼。名字不好听,保证好吃。
果然很好吃。
只是,你们给美食起名,也太不讲究了吧。
据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宁的大街上还有专门的醒酒室。
所以,青海人应该是很爱喝酒的。
·
5,
我第一次去西藏旅行,就是从西宁出发,找了几个背包客,AA制包车走滇藏线。
司机是青海的藏族人,居然有点看不上西藏的藏族。
因为开车时,他给我们讲了一个笑话——
说唐古拉山口那边的藏族司机,开车到了西宁,轧黄线被交警拿下。
交警:你下车看看,轧黄线了没有?
司机:轧了。
交警:罚款。
司机:为啥罚款?我又没给你轧坏。
·
6,
当年走青藏线,从西宁出发,一天走下来,真是经历了春夏秋冬——大雨、大雪以及艳阳高照。
第一站就杀到了温泉,距离唐古拉山口只有几十公里,海拔4800米。
当天晚上,我忽然被憋醒,大口喘气,冒了一头急汗。
整个过程持续了三分钟之巨。
又倒下来呼呼大睡了。
第二天一早到达唐古拉山口,还下车捡了一个小时的垃圾。
属于当时背包客们坚持的一个规矩。
这是我九次去西藏,唯一记得的高原反应。
哪怕后来在珠峰大本营喝啤酒,在日喀则蹦迪,徒步转山冈仁波齐,在纳木错徒步了一大圈等等,都再没有过高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