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kyllHyde的回答
马尔蒂尼想要探讨的应该是现代足球青训工业体系是否以后回头来说算是弯路的问题。
看完采访,我有几点看法:
对于技术的钻研程度,可能现在的年轻球员不及老一辈球员。这并不代表前辈比后辈强,而是现代足球讲究位置的模糊化和球员的多功能化,一招鲜、吃遍天,在高强度的比赛里已经落后于版本了——最典型的就是本赛季追平贝克汉姆定位球破门数的西汉姆联中场沃德·普劳斯。
如果20年前,凭借着任意球和定位球的功夫,入选英格兰队应该是足够的;
但现在,考虑到普老师英冠甚至英甲的技术水准,但凡英格兰敢上,就是个提款机。
再比如马尔蒂尼的老队友加图索,当初在米兰的时候,安切洛蒂对他只有一个要求:
抢下球,交给皮尔洛,收工。
现在,哪怕是中国队,也不至于有这么简单的要求。
其次,技术的发挥和比赛强度息息相关,现在的联赛,无论是密集程度还是强度都远非马尔蒂尼巅峰期可比,在高对抗下,能够玩儿出花活的,少之又少。
马尔蒂尼职业生涯初期,区域防守、空间压迫都是新鲜词儿;到现在,五大联赛的俱乐部,哪支是不会的(不会来踢中超)?
这句话其实也隐含了另外一个意思:
随着各国之间足球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欧洲青训的工业化和一体化,从好处来说能够为足球强国出产批量的球星,也能为如格鲁吉亚、罗马尼亚这种传统意义上的足球小国培养出不错的足球人才;但往坏处来说,欧洲足球的工整和球星角色的功能性,损失了足球本该有的创造力和灵动感。这股潮流其实也同样影响到了南美,看比赛的时候,完全就在看哪架机器凑起来的零件运转的更合理,而非哪个产品更具有设计感。
这其实也是教育普及带来的必然——参与人数多了,教练数量和质量都跟不上,大家就拿个模板来套呗。
然而,
缺乏了个性的足球,是否足球的基本盘想要的,这就是是否走弯路的问题了。
总体而言,
从技战术和强度的角度,同级别的比赛,今天的肯定比马尔蒂尼所在的时代要强,这也没必要去厚古薄今,事实就是古不如今;
但在人才的培养上,为了追求足球教育的普及,而去扼杀孩子的特色和创造力,将独狼培养成工兵,只能说不同阶段会有不同阶段的看法了。
不过,
可以肯定的是,趋同的足球,你再战术细节上变幻无方,
普通看客就是真不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