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事件后续发展如何?

知乎热榜6个月前发布 NIUC!
1,588 0 0

子华的回答

以下判断,是基于已有信息所作的个人判断,

1. 大概率姜萍不会参加22日的决赛,不参赛可能的理由: a.网暴;b.临时意外;

2. 阿里、王闰秋,姜萍大概率构成“不可能三角”,即三方之中,至少有一方造假,甚至不排除三方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造假或作弊,比如:阿里在舆论和流量方面,王闰秋在竞赛和教育方面;

3. 网上各方的质疑,只能说疑点重重,缺乏系统性的逻辑论证;

下面,给出系统性的论证

姜萍事件的本质,在于姜萍是否是“天才”的问题,而现在,网上大部分的质疑,都是按非天才的逻辑来进行判断的,以如此标准,拉马努金和爱因斯坦大概率会被“枪毙”,拉马努金的出道是从1+2+3+....+∞ = -1/12开始,爱因斯坦则是专利局一个小职员。甚至,拉马努金根本接受不了“证明”这一数学专业的基本逻辑。哈代为了避免影响拉马努金的天分,放弃了对拉马努金进行数学的“证明”训练。

所以,判断姜萍事件,基本的逻辑在于“分类”讨论:

1. 假如姜萍是“天才”,如何证实或证伪?

2. 假如姜萍不是“天才”,如何判断是否作假/作弊?

两者如果混为一谈,则很难有较强的说服力。只有先证伪第1点,再基于第2点进行判断,整个逻辑才闭环。

考虑到网上已有的“证据”,大部分是针对上述第2点进行的,尽管不是很系统,逻辑上也有些问题,但已经足够判断“存在”作假/作弊,这里就不重复了。(一碗面里只要发现一颗老鼠屎,就可以倒掉了,无需把所有老鼠屎都找出来)

对于第1点,结论是姜萍截至目前,不是数学“天才”,或者尚未有任何“天才”的表现,理由如下:

一、当事人的说法。王闰秋作为姜萍的数学老师,认为其不属于“天才”型,而属于“勤奋”型。尽管有人可能会说这是王闰秋“谦虚”的说法,但"谦虚"的说法很难成立。

1. 作为老师,但凡发现学生有任何超出平常的“天分”之处,都会不吝夸奖的,"尤其是获得全球第12名"的情况下,并以此为方向,组织资源进行培养,甚至应该考虑停掉所有其他课程, 而不是令其“自生自灭”,各个方向都学,分散精力;否则,弟子只学1年半,比老师10年学的都厉害,讲不通啊。

2. 如果王闰秋发现了姜萍在数学某一方面有“天分”,不指出反而“隐瞒”,那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王闰秋想“贪”掉姜萍的“发现”。但这又与其帮助“姜萍”参加竞赛而出头相矛盾。

可以肯定的是,姜萍提交的答卷是latex完成的,在姜萍未存在任何论文写作的需求下,不认为其会有对latex掌握的动力,基本可以推定是王闰秋代为latex化并提交。

(该处的核心逻辑在于,王闰秋不是“天才”,其行为“不能”超越正常逻辑的,避免了网上以姜萍是“天才”,其行为可以不符合“正常”逻辑,如拉马努金,从而跳出了循环论证的怪圈)

二、“天才”的定义与主客观判断依据。天才,是指人拥有一定的天赋,在某一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或成果的人。根据天才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天才的两个相关联的要件:a.天赋;b.结果。也就是说,“突出贡献或成果”并非靠后天的“努力”和培训,而是靠“先天”的自身条件(尤其是人类无法干预和解释的如智商)获得的才叫天才。如拉马努金在论文中声称自己证明出了 1+2+3+…+∞ = -1/12, 而高斯九岁便能快速算出1到100的总和,十一岁时便能导出二项定理的一般展开式,这些结果都是靠他们自己的智商思考获得的,远超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水平。

而根据姜萍的简历和王闰秋的说法,姜萍在15岁(初中毕业之前),并未在数学上有特别的表现,其初中数学老师甚至指出其不是班级数学成绩最好的,姜萍自己也说是进入中专后,才对数学有“特别”的兴趣,王闰秋的说法是某次考试姜萍靠了140多,第2名只有几十分,他开始注意到的姜萍。中专(高一)140多分的成绩,充其量只能说优秀(或者说教和学比较有效),而且只是相对优秀,且限定在一个中专的一个班级,离天才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姜萍原话:学习数学是有一路比较坎坷的)

注意:无论是从王闰秋的说辞,还是姜萍的说辞,均未提及姜萍在任何数学的具体方面有“不同寻常”的表现,姜萍也未提及自己对数学的“兴趣”源自于哪些具体的“数学”事件或目标, 也就是说,无论是主观和客观方面,均不存在用于支持“天才”的依据。请注意,天才一定是在某一具体的事情上有远超其环境(满分)的表现,而非,“无他,唯手熟尔”。

尤其是,天才从来都是发现而非培养出来的。姜萍很“勤奋”,王闰秋很用“心”,如此只能培养出“系统” 化的数学专业人才,而不可能是天才。问题是,假如姜萍是“系统” 化的数学专业人才, 她又怎么可能对基本的数学符号都不认识?不要说是什么习惯或笔误,你说牙齿不小心咬着舌头,我们接受,你要说牙齿不小心咬着鼻子,毫无疑问是在编故事。唯一的可能就是姜萍对高等数学(数学分析、偏微分等)除了文字上的认知,专业上很可能近乎难以入门,竞赛的题目可能都看不懂。

(根据大数据,不难分析出王闰秋、姜萍和数学之间的事情本源)

三、数学、数学、数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是一个数学专业事件,各位有没有发现,阿里达摩院发现一个17岁的中专的数学天才的正常的第一反应应该是什么? 是不是两点: a. 真的假的? b.惜才。不然,搞这个竞赛干嘛? 所以,阿里的确派“人”去了,任何一个人掰着脚趾头都知道,要安排数学专业人员去,才能完成上述目的,结果呢? 派去的人除了摆拍,整个过程几乎不涉及任何数学和竞赛方面的具体内容,任何一个正常的采访或核实,即便是外行,至少要包括以下或类似的提问吧:

a. 你觉得自己预赛能考多少分/多少名?/12名意外吗?

b. 预赛过程顺利吗? 准备了多久?哪些题比较容易,哪些题比较困难?难题的思路是怎么来的?

c. 为什么这么喜欢数学? 数学哪些方面吸引你?

d. 你觉得老师好在哪里?为什么你能超过你的老师?

......

n. 决赛你准备选择哪个方向? 为什么?

结果呢?完美避开了所有的具体的数学内容,摆拍的内容也漏洞百出,专业人员一看就知道姜萍近乎“外行”。 这就好比一个案件,有10个目击证人,结果开庭前10个证人都出了意外死了,你告诉我是意外偶然事件,你觉得可信吗? 你觉得阿里不知道怎么回事吗?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对其所擅长的领域非常热爱。如拉马努金,做梦都在算题。按姜萍的说法,除了吃饭睡觉上课,大部分时间、精力和情绪都在学习数学,很“符合”数学天才的特点,但令人奇怪的是,姜萍与数学天才和数学爱好者对数学的热爱显著不同,姜萍对数学的热爱,显然更体现在嘴上(语言上),而非体现在具体的数学专业上,如拉马努金最早与人谈起数学,是从素数尤其是分布开始,连快递小哥孙金元谈到数学,也是从欧拉常数的13个公式谈起,都有非常具体的内容,日有所思,言有所指。但到了姜萍这里,却变成了笼而统之的"车轱辘话"和“外行话”, 如:"我一开始看高等数学肯定是会觉得有点难度, 我会尝试把它画到一张纸上,然后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不会按照一个思路一直考虑下去,我会想到其他方法。”(这段话用在小学、初中、高中数学的学习毫无违和,偏偏用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上近乎“外行”, 高等数学的抽象性极少情况下涉及到图或“画图”)。

总之,这个“天才”,天才在数学的什么地方,她自己不知道,老师不知道,社会不知道,行业也不知道,反正迄今为止,大家都不知道。可以说,掩藏的“滴水不漏”。

四、尊严。无论是天才的尊严还是师生的尊严,都会在业界和外界质疑声中拿出“真金白银”来证实自己的“能力”, 这样既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也有利于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天分”,无论是王闰秋还是姜萍,举手之劳(只要花一个小时讲1-2道题就行,因为现在的分歧已经到了懂不懂的问题,而非天才与否的问题),可为而不为,害己、害人、害社会、害专业,完全不正常,当前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姜萍根本没有能力读懂和解答竞赛题。

五、可能的真相。姜萍还是个孩子,显然,她没有任何动机、能力和资源来谋划这些。王闰秋显然也没有能力和资源来谋划这些。根据现有的资料,个人认为,这件事就是个乌龙外溢,被各方利用而导致失控的意外事件:王闰秋基于各种考虑,利用数学和孩子的“虚荣心”和“心智”不够成熟,对姜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另类PUA, 既夸大姜萍的数学"天分", 给予其数学上的额外重视和帮助,形成一种正反馈,以此建立一种依赖和控制关系,这固然有利于姜萍对数学的学习,但更导致了姜萍对数学的虚幻认知。很多有经验的高中数学教师通过姜萍的讲话,可以判断这个年龄孩子数学的学习能力和状况:自以为懂了,可以做某些题,实际上只是文字上的懂,远没到专业知识上的懂,更不要说解题了。 参加竞赛应该是王闰秋进一步“捧”或"吸引"姜萍的手段(显然,答案是通过王闰秋解决的),只是王闰秋没想到得了12名,更没想到引爆了舆论。

至于王闰秋如何获得的答案,这个不是重要的问题。一则,可能是王闰秋多次参加,自己水平有提高,或者,其有更强的外援(这个可以很好的解释姜萍分高于王闰秋, 因为王闰秋自视甚高,或者为了表达对姜萍的重视,外援的解题只给姜萍,他自己未用。另外,外援可以是人,也可能是AI。不要告诉我AI最高分只有35分,这是用AI直接解题的结果,但如果用AI来一步一步的分析判断,可以极大的提高解题效率和提供更有效的解题思路。尤其是GPT4O刚好发布,该方法一年前陶哲轩提出并在其研究中实践, 所以,明年该赛再开卷就是大问题了)

六、保护孩子。尤其是对孩子的心里辅导。这件事,姜萍本身并没有什么大的过错,主要是心智年龄的问题。从论迹不论心的角度,王闰秋也未必一定有什么恶意,从资源的角度,阿里的责任更大。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