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CFA的回答
总销售额不会有显著下降,毕竟多数粉丝就是看性价比,但核心粉丝群粘性受到影响会比较大。
多数粉丝都属金鱼的,哄一哄、性价比够高还是会来买的,互联网多次证明了这一点。
核心粉丝群不一样。
所谓核心粉丝群,指的是那些比较早时期就关注带货主播,长期消费的粉丝。像我这种,我也是很多人的粉丝,但光看也不怎么买,顶多下单点儿什么卫生纸、洗衣液,冲着价格和商品去的,对带货主播没什么情感。
为啥说带货主播们和核心粉丝群会撕裂呢。
因为这些粉丝眼里,主播有点类似于偶像,注意是偶像,不是明星。
偶像是粉丝一路陪伴着成长,最终成功,这商业模式好就好在粉丝和偶像能感同身受、粘性很高。从小姑娘、小伙子就开始支持,一路支持到大明星,心理是有成就感的。
他们对自家偶像的维护力度比普通人强很多,有时候甚至没那么客观——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反过来,一般情况下偶像明星对这类核心粉丝也必须要呵护,人家是从你不出名的时候就支持,那无论如何,你名声多大,都得“宠着”粉丝。
偶像是一个IP,他的生活、他的工作活动,都是产品。把自己包装好了,把自己过明白了就好,所以很多偶像正经是不敢搞对象的——粉丝转身就不买单了。这也是为啥类似偶像的,纯娱乐主播,有点私生活问题,直接塌房。
但偶像和带货主播毕竟不同。
带货主播除了自己是商品,直播间跟粉丝聊天,还要卖东西的,买的是别人家东西。
一手托两家,屁股不可能完全坐在粉丝这边,要不那边的品牌甲方爸爸要说三道四的。
以前大家觉得带货主播是完全站在粉丝一侧,是因为求着主播的商品方多,那自然流量稀缺。
现在、甚至未来几年的情况是粉丝消费能力下降,品牌那边企业越来越承担不起、没有意愿再给渠道割肉放血。最近几年品牌自播这事儿已经被一些公司跑起来了,大家都知道不能让少数渠道给绑死。
作为中间人的主播,屁股就要换换位置了。
无限制的宠粉、向品牌压价,那甲方就不来了。给甲方说好话、给甲方解释,哪怕用嘴软的预期,不犯直播间错误,也终将被发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屁股,再小心也会露馅的。
至于长期核心粉丝对销售量的影响,这个就不好说了。
以上,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