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分辨一个人的人品,应该从哪些层面入手?

墨苍离的回答

观察他人要先做自己的心理建设。

#博弈案例##思维基本功#

如何能够发现新认识的人的品行和性格。

这个话题在执行上非常复杂,分为很多层次。

本文说一下入门的方法,大家可以尝试实践一下。

1,明晰品行中各种情况的定义。

定义模糊是造成识人不明的根源之一,人们会把他人的性格和品行,用很多词去定义,在常用语境下,这些定义往往是含糊的,带有滤镜色彩的,会受到主观好感或者恶感侵蚀的。

比如一个人说话轻佻冲动,在主观好感加持下,就会被视为“孩子气的可爱”。

比如,常用语境下,人们会对不够关心公共利益的表现视为“冷漠”,而忽略了表演热心的成本几乎是零(因而很多人会表演,而明白人反而不屑于表演)。

所以应该先定义清晰,去掉噪音和不清晰的部分。

2,解析自己的伦理,找到灰度评价的逻辑。

这一点其实我强调过很多遍了,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二极管伦理钢印,导致的对他人的评价,一定是主观和偏颇的。

3,观察对象的行为,而不是听他的言语。

很多行为可以完全暴露人的潜意识(从而越过自我展现和印象管理)。

比如:

  • 对服务员的态度。
  • 很爱玩的游戏中玩上头时候的表现。
  • 奢侈品店挑选商品时候的状态。
  • 面对突发的事件时是否被情绪控制。
  • 约会被迟到时的情绪状态。

类似的还有非常多,自己可以总结一下。

4,在观察行为以外,还要看语言合订本。

社交媒体的流行几乎有意或者无意的,教会了所有人进入一种过度拟剧化。 在社交中,自我表演的夸张比以往的社会要普遍而随意的多。

我们应该理解这种拟剧化的必要性(保护人设和保护意识中的非主流不被发现)。

但同时也要通过合订本,来发现和筛除那些表演中,虚构和过度夸张的部分。

通过对语言合订本的分析,多数的这种过度表演是能被发现的,而过度表演本身代表他有需要掩盖和掩护的潜意识。

这些潜意识的获得,能够让我们更加全面的评估人的状态和品行。

入门的就这些。

另外,要大家提醒一句,那种如果XX,那么对方就XX的识人术,多数使用范围是十分有限的。 不要盲信。

(本文首发于知识星球【苍离的博弈与成长】,有少量修改)

from 知乎热榜 https://ift.tt/RTpxHb3
via IFTTT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