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歌归院落小盆友的回答
因为“美”是主观的,不具备定量分析的基础。所以,只能定性分析说哪一部电影更好地呈现了中式美学。而关于“中式美学”是什么?估计中国人和外国人会有不同的认知。而且差别很大。
这是1919年初露锋芒的好莱坞华裔女星黄柳霜。
这是1926年出道的内地女星阮玲玉。
而在我们中国人看来,仅仅具备中国人的外表(中国元素),并不等于就是中国人,并不等于就能够呈现中式美学文化。
为什么很多生长在国外的华裔会被人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哪怕是现代社会的明星,国内和国外的生活环境已经差别不那么大了。国内成长起来的人还是会很容易识别出来。就是因为气质的差别。国内生长的影星会有一种韵味,是从小到大被中国文化熏陶出来的中国人的气质。
这种气质,在中国美学里有时候会用“气”“韵”来描述。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各个方面都看到“气”的痕迹。中国传统文化里认为美的东西,更是无处不存在着“气”的痕迹。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中国行书,有着字断意不断的说法。什么是意不断,就是书写者对字的控制气韵不断。散文撰写核心就是形散意不散。
再比如,武侠电影里,无处不存在的侠客们在树梢、在竹林里打斗时,当枝条随风抖动,站在树梢或者枝条上的侠客们,也会随风而动。角色像小鸟一样,随风融入了自然环境的气息中,这种“融入”就是典型的中式美学表达。生命的“气”的本身是虚幻的,但是通过这种画面,却以“实”的形式表现出来。
我们的观众从小就接受这样的审美熏陶,或许不会很清晰地用语言描述,但是只要看到,就能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中式美学”。
典型的被大家认可具备中式美学特征的电影,李安的《卧虎藏龙》(2000)、张艺谋的《英雄》(2002)都有具象化的体现。
而反向案例是陈凯歌的《妖猫传》(2017)。这个电影就是典型的虽然大量应用了中国元素,但并没有具备中典型国美学特征。
这个电影的创作出发点跟张艺谋的《英雄》一样,是面向国外观众的,是为了冲击欧美电影奖项的。而《妖猫传》比《英雄》迈的步子更大。陈凯歌把电影的核心故事完全使用莎士比亚悲剧风格呈现。整个电影以一种话剧形式构建。甚至,他找了一个外国人来表演杨贵妃。在这个电影里出现的君臣关系并非中国文化里的传统关系,而是欧洲故事里的小城邦里的局促斗争关系。
在《妖猫传》里美人打秋千更像是坐着龙头火箭上天,过于“实在”。而没有像中国古代美人们那种乘风而起的飘逸婉约的气质。
陈凯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其实很深刻。只是,在《妖猫传》这个电影里,他是刻意的把中国文化元素进行移植嫁接到莎士比亚戏剧风格里。可惜,最终效果有点两不靠岸。
回到本题,个人认为比较好的体现了中式美学的电影,包括但不限于《小城之春》(1948)、《巴山夜雨》(1980)、《茶馆》(1982)、《黄土地》(1984)、《胭脂扣》(1987)、《红高粱》(1988)、《梁祝》(1994)、《卧虎藏龙》(2000)、《长安三万里》(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