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沈同学的回答
李嘉诚旗下集团这些年一直在降价卖房子,在内地和香港都是用一样的策略
每次给利好,成交房地产市场,他就降价搞一波活动,让房子可以卖出去更多,更好的收回现金流
这次李嘉诚公司在东莞的项目推出30套特价房,最低约1.3万元/平方米
记者采访得到的信息是1.3万元/平方米的已经卖完了,现在只有1.4万元/平方米的
这个项目当初备案单价3.1万-4.3万元/平方米
所以确实降价力度是比较大的
长实也一直是这样的风格
2008年,长实在北京的第一个别墅项目誉天下,在低迷的楼市中开盘,以最低5.7折甩卖
2014年、2015年,香港房价跳水之际,李嘉诚家族对DIVA、日出康城、荃湾等多个新盘打折,打折力度在七五折至八五折不等
去年8月,长实七折抛售油塘一新盘,为近7年香港市区最低价新盘,也一样掀起抢购热潮
截至2023年末,长实在手现金435.1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1.51%,依然是香港资产负债率最低的房企之一
不过他的公司不一定亏钱的,因为他很多地都拿的很早,成本特别低
去年2023年,没想到李嘉诚还有22年前拿的地开发出来打折售卖
按照当时他2001年以1750元/平方米的价格拿下
在2023年获批的销售价在90672-99744元/平方米之间
确实是大赚了一笔,50倍左右的收益
之前吹风的时候说是卖10-11万左右,现在开盘基本上9-10万区间
便宜了10%甩卖,估计也是因为有新房价格管控,不然应该会卖的更便宜
不知道后面有没有继续降价,但不管怎么降价,他拿地成本太低了,都还是赚钱的
我记得在2014年的时候,大家就在讨论“为什么李嘉诚可以一直囤地不盖房子?”这个话题
那时候大家就怀疑李嘉诚囤地不是为了开发卖房子赚钱,而是为了囤地增值,到时候再卖地套现
大家觉得李嘉诚就是一个“炒地皮”的,并且从他公司的财务报表里面看见
当时他在内地有1652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
按照那时候内地平均成本2400元/平方米的价格计算,价值400亿左右
据说他是这样玩的,也不是完完全全不开工,就做的非常慢,磨洋工
2005年以157元/平方米的地价在广东拿的地,到了09年才正式开工
14年的时候才完成了一点点进度,一期完成了10%,三期计划到16年才完成1%
但他囤的这块地的价格已经涨到了天上
他就是通过早期地价非常便宜的时候疯狂囤地,然后故意不开发,一直等地价上涨
后面等着地价涨不动了就开始赶快套现
当时很多人就在网上质疑李嘉诚,因为按照《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开发商拿到土地使用权以后必须按照规划动工,如果按照规定1年没有动工要罚闲置费
2年没有动工,那官方可以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但李嘉诚拿地的开发周期都基本10年以上,那时候很少听说他土地有被收回去的情况
还是到了21年附近才听说,李嘉诚成都的一块地,因囤地95个月被征收了8000万闲置费
恒大也很多地闲置就被直接收回去了,说明21年左右房地产行业就开始收紧了,方方面面都开始严格起来
他当时14年的时候,回应是说正在开发中,并且在慢慢出售项目,回收资金
并声明自己没有囤地的情况,也没有囤地的想法,说自己非常想全部卖出去
12年开始李嘉诚一直在疯狂套现,前前后后8年左右,他套现了2000多亿,李嘉诚还是跑的快啊
跑慢一点,到了现在还想套现,还想跑路就非常难了
之前李嘉诚在香港的油塘“亲海駅II”项目直接打七折卖
打折的效果非常不错,总认购量达到3.06万次,超额认购48倍,相当于每49人抢一套房
一下子成为香港史上认购量最多的新盘
他是真的想继续在房地产行业上面加速套现
李泽钜也不止一次说会继续低于市场的价格卖房子,来保障现金
目前的策略就是尽可能的便宜,加速把房子卖出去
后面香港撤辣,长实集团继续将香港新界部分住宅降价三分之一销售
5月19日公开发售,其中包括14伙分层大楼单位及14伙花园复式户
从价格来看,分层大楼单位售价较首次公开发售的价格将有最高约25%的折价
而花园复式户则有最高约32%的折价
前不久长实集团与港铁集团合作开发的“Blue Coast(港岛南岸)”项目首次开盘推售422套房
七八折卖房,很多人疯抢,平均66人抢1套房
数万购房者现场挤得人山人海,排队人群绵延数百米
Blue Coast项目8天共计认购2.8万组,超额认购65倍
截至开盘当日晚10时,该项目422套房源全部售出
首轮销售单位实用面积452至1006平方尺,总价878万至2649.4万港元
长实集团在成本约2.8万港元/平方呎的情况下
推出的Blue Coast均价2.19万港元/平方呎
周边晋环、扬海、海盈山等项目27005-30880港元/平方尺的二手房价
Blue Coast仅为21986港元/平方尺的均价,相当于七八折卖房
而且Blue Coast销售单价最低可至18998港元/平方尺,直接把港岛南区的价格打到1字头
所以他的集团每次在有机会的时候,都是降价甩卖
能卖掉才是他们最看重的,在过去拿地成本也低,现在能变现他们就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