咣当咣当的回答
讲个以小见大的故事:某车企发动机研发板块为了不被新能源化浪潮淘汰,转型研究氢内燃机。
一、新能源化影响发动机研发过剩。
众所周知,新能源化浪潮既有纯电车淘汰油车的部分,也有混动车淘汰油车的部分,而且新趋势是以电为主的混动在逐步淘汰以油为主的混动。
这对发动机从业者来说是要命的冲击。
燃油车时代百花齐放的发动机,要匹配不同车型不同变速箱,运动还是买菜拆分调校的需求很多很杂需求旺盛。
新能源时代只需要做个足够省油的混动发动机就够了,剩下的工作通通甩给驱动电机就好,再不会外购也行。
所以新能源化趋势必然带来发动机研发岗位的过剩,被裁是迟早的。
二、氢内燃机的美梦。
以上背景下,有一帮发动机研发的人动了氢内燃机的歪脑筋,理由是:
①混动车和纯电车都做不到零碳,为了国家的长远碳中和大计,我们要转型更环保的氢能源。
②别看燃料电池效率高,但它贵的离谱,目前想吃到氢能源市场发展的第一口蛋糕赚第一桶金,只能押注比燃油车贵不了几个钱的氢内燃机。
乍看可以自圆其说。但稍微懂点氢能源的人会发现新的问题:
①目前氢能源的大规模存储和长距离运输都极其昂贵,加氢站本身比加油站比充电桩都贵一大截。
②加氢站数量太少,很多消费者买纯电车都担忧桩不够、排队等限制自己自由出行、绕路补能等,氢能源车这个问题严重百倍。
③氢内燃机热效率不及电机,可以做成混动,但这明显又绕回了电动化路线。
制约氢内燃机的短板很明显,做不大。
三、商业化的账。
可能有人要反驳了:那大不了先等市场慢慢爬坡成熟,晚点再上市呗?
注意企业的研发工作说到底是为了支撑研发成本快速商业化,注意“快速”。
假设一笔钱,连续十年砸在氢内燃机的研发和新建加氢站上,慢慢培育市场销量从一年几十涨到几百,等到市场真正成熟,这套系统架构可能早就老掉牙了,相当于巨额研发成本没几台利润回报。
假设这笔钱拿去砸在新混动技术、纯电技术的研发呢?现在行业中腰部的插混车型和纯电车型普遍都有一年大几万的销量了,且还在不断更新迭代,赚钱能力不是氢能源可以比的。
丰田是曾经油电混动市场的绝对霸主,没能抓紧机会迭代掉燃油车,现在反而要匆匆迎战插电混动的冲击。
大众宝马等车企纯电化进度不及预期,都喊口号说要坚守燃油车根基。
是他们的研发部真的没看懂氢能源短期打不赢电动化,脑筋转不过弯来吗?
我更怀疑是他们内燃机板块曾经权力很大,现在因为担忧被电动化板块架空,为此耍的宫斗花招罢了——以企业本来花对了的钱,挪去干无用功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