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圣的回答
社会主义巨婴,此言不虚。这些当然是都考虑到了。
围湖造田惹得祸。不过人多地少,也是没办法的事。
堤坝质量,可以查,就质量没问题,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管涌和大堤质量是没什么关系的。
堵决口方面,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不过能迟滞下争取到时间也是好的。
至于借题发挥的,你们打什么算盘谁不知道呢。
三峡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还只是个小小的决口。如果没有三峡工程,长江中下游就要经常会发大水了。当然有没三峡,都得被骂,没三峡,显然会被骂的更惨。
三年困难就是天灾。22年长江流域大干旱。要不是发生在现在,后果不堪设想。当年建国才十年,根本没有多少水利工程,即使有也无法跨流域大规模调水。部分人假装天灾不存在,其心可诛。为什么没受灾也挨饿,因为受灾地区需要各地的救援。当然可能存在救灾不及时以及过度收缴粮食等问题,但这不是主流。
据国家统计局、民政部编撰的《1949-1995中国灾情报告》记载,1959年全国出现了“受灾范围之大,在1950年代是前所未有的严重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达4463万公顷,且集中在主要产粮区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龙江等省区。1960年,灾情继续扩大,北方持续爆发特大旱灾。进入1961年后,大旱蔓延黄河、淮河和整个长江流域,河北、山东、河南三个主要产粮区的小麦比上一年最低水平又减产50%。
现在,我们依然难以应对很多自然灾害。受灾,最多一年收成没了,总不至于让人挨饿。中国就是要改天换地,统筹规划,合理调配全国的资源。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2023年度调水85.37亿立方米,超额完成年度调水任务。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至今,已累计调水超过68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4座大中城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76亿人。
截止2024年3月18日,南水北调工程已累计调水超过700亿立方米。
黄河天然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等于拿黄河灌了一年多的水。去年等于多了七分之一条黄河。
南水北调工程最终建成后,到2050年调水总量规模为448亿立万米,接近于在黄淮海平原和西北部地区增加一条黄河的水量,可基本改变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
国家气候中心称「当前我国高温热浪事件达 61 年来最强,且持续时间将会继续延长」,我们该如何应对?
2022年长江流域发生了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6省(市)耕地受旱面积1232万亩,83万人、16万头大牲畜因旱供水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