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西红柿的回答
1. 携手品书,积攒智慧之砖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早期生命中,13岁以前是记忆力的高峰期。在此阶段,孩子们若能够广博地涉猎、强记各类经典,这些知识往往能够伴随他们一生。因此,对于孩童而言,早期教育应着重于博闻强记,尤其是对《声律启蒙》、《千家诗》、《论语》等瑰宝书籍的诵读。这些书目,不妨让孩子们在初步阶段不求甚解,但求其声其韵,流入潜意识。随年龄的增长、经验的累积,这些珠玑般的词句自会浮出水面,熠熠生辉。
当孩子们的词汇量日渐丰富,便是培养其阅读兴趣的最佳时期。一二年级的孩子们宜从绘本入手,渐进至中外文学巨匠的作品。
面对家长们对孩子读书兴趣缺乏的困扰,我提供一策:邀集志同道合的家长,结成小组,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读书竞技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通过诵读比赛,让孩子们在乐趣中养成阅读的习惯。定期举行的读书交流会,不仅能够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分享读书心得,适当的奖品也能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此外,家长们不妨引导孩子观看如《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等电视节目,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更主动地去吸收和积累作文的素材。
2. 亲吻大地,细腻观察
提高孩子们的作文水平,非将他们封闭于教室与卧室之间的小天地。文字的生命力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对大自然的拥抱。自然界是最好的老师,然而现今许多孩子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却不尽人意,原因在于他们对自然缺乏观察。
家长们应当四季皆宜地带领孩子们亲近自然,细心观察。自身亦应做足功课,引导孩子们了解四季之代表的景色与风物:春之碧玉,夏之荷花,秋之鹤舞,冬之梨花。
细节描写是文章的灵魂,修辞是情感的翅膀。培养孩子们描述所见之物的能力,是打造他们作文魅力的重要一环。月之圆缺,引导孩子们去观察月亮的变化,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秋之叶染,引导孩子们去欣赏树叶的色彩,启动他们的联想力。在描写景物时,要全方位地观察:远近高低,视觉的变幻;视听嗅触,感官的调动。如此,作文才能跃然纸上,引人入胜。
3. 真挚描绘,抒发深情
如今的孩子在作文中最难写的便是家人,他们往往认为亲人的付出是理所当然,不足为道。写亲人之文,多雨伞之递,衣衫之赠,医院之陪,千篇一律,缺少新意。归根结底,是孩子们对生活中爱的细节缺乏感悟。
父母的爱,往往隐藏于日常的细节之中:每一顿热腾腾的早餐,每一夜不眠的守护,每一次无私的满足……都蕴含着深沉的爱。
家长们应鼓励孩子们记日记,把所经历的一切实时记录,把内心的感受如实表达。当孩子们年幼,对父母的深情往往难以理解。家长们要多与孩子交流,多讲述对他们的关心、担心、忧心与不放心。在生活的点滴中,要多说爱,多表达爱。当孩子们真正理解父母的辛劳与付出,他们的文字才会流露出对父母无微不至的爱的记载,才会主动去关心父母,感恩父母。
掌握了这些方法,相信在父母的悉心引导下,孩子们定能在心中描绘出自己的山水画卷,写出自己的锦绣文章。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假期贪玩”,觉得“没有时间学习”,那么我建议家长们可以尝试总结日记的方式,帮助孩子有效地规划时间,学会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