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二战后的民族独立浪潮,为什么“从未站错过队”的大英帝国也没活了?

知乎热榜5个月前发布 NIUC!
1,342 0 0

秋色连波的回答

大英帝国巅峰时期统治3400万的广袤领土,用极少数文官成功统治着大片殖民地。

英国之所以如此成功,在于英国依靠极有限的军事力量和极高超的均势外交,在各殖民地之间构建了“大英帝国秩序下的和平”。

在这种形式的和平下,英国向各殖民地提供安全和集体福利,各殖民地只需提供经济和资源的支持,英国只要在海外战争中取胜,各殖民地都可分得战争红利。

面对二战后的民族独立浪潮,为什么“从未站错过队”的大英帝国也没活了?
巅峰时期的大英帝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打破了平衡,随着铁路的兴起,拥有广袤领土的陆权国家借助铁路、煤钢复合体工业,动员能力和资源开发能力大大增强。可以动员更多人口参与战争。

1840年英国的钢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产量的总和,到了1914年一战前夕,德国一家的钢产量就是英、法、俄三国的总和。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引发了剧烈的军事变革,各国地面战规模越来越大,这时英国本土过于狭小的弊端开始显现,应对这种变革越发吃力。

面对二战后的民族独立浪潮,为什么“从未站错过队”的大英帝国也没活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引发军事变革

1913年一战爆发前夕,名义上大英帝国拥有近5亿人口,但基本盘英伦三岛的人口仅有4500万人,远不及德国、美国、沙俄等新兴大陆国家。

诚然大英帝国本土人口有限,但毕竟拥有广袤的海外领土,如果能够充分动员殖民地的人口和资源,英国依然能够如日中天。

可一旦全面动员,在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浪潮下,必然要激发殖民地人民的觉醒,而且一战、二战这种国运之战,自然就再无红利可分,相反还要提供大量物资和人力支持宗主国,作为回报,大英帝国必然要对各殖民地和自治领让渡利益。

大英帝国海外离心力越来越强,二战爆发前,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爱尔兰、新西兰已经独立成为完全的自治领,印度和缅甸也被允许自治。

澳大利亚已经跃跃欲试希望在太平洋上做大国棋手,南非总理赫佐格甚至威胁一旦英国陷入欧洲战场,南非将不会提供支持。印度、缅甸也在和日本眉来眼去,期望借助日本的力量谋求独立。

面对二战后的民族独立浪潮,为什么“从未站错过队”的大英帝国也没活了?
战争的创伤使殖民地离心力加强

至此,大英帝国的基础越来越脆弱,大有崩解之势。究其根本在于大英帝国以小族治理多民族大国,这点与清帝国十分类似。

清帝国至灭亡前基本盘八旗人口也只有一百五十万人,远不如大英帝国基本盘人口多。与大英帝国类似,清帝国之所以称霸东亚二百多年,靠的是汉地提供资源,八旗精锐提供兵源,再运用高超的战略和治理手段实现了中华帝国的终极大一统。

当面临类似日本这样实现了全面动员的强敌入侵时,清帝国赖以生存的精兵战术就显得力不从心。甲午战争时就有人建议清帝国迁都再战,做全面动员。

但由于统治阶级基本盘人口太少,不敢放手动员其各族同胞一致对外,致使清帝国对外战争前期受挫后急于求和,稳定内政,加上清帝国君臣缺乏战略眼光,最终导致了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

面对二战后的民族独立浪潮,为什么“从未站错过队”的大英帝国也没活了?
大清帝国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