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师傅的回答
这题我还真不是无脑沸腾,是真会。
从去年十二月到今年的七月,我对我们当地至少五家以上线下华为门店做过采访,当问到“觉得当下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时,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域的华为门店店员的回答都出奇一致:
没有5G!
而“下载网速堪比5G”的Mate60 Pro,无疑已经击碎了销量道路上这块最大的绊脚石,所以爆火的销售局面自然就是水到渠成。
关于Mate60 Pro的卖点,不用我多说,这几天网上各种分析Mate60 Pro的视频、文章,已经扒得连内裤是真丝还是纯棉都一清二楚了。Mate60 Pro虽然不敢说完美,但代表目前中国电子制造业国产化最高水平——这个评价不为过吧?
这次华为看似突然抢跑,甚至连自己的工作人员和渠道都一脸懵。但同时你又会发现场面并没有失控,很快各种预售准备工作就动起来了。

华为的技术研发固然牛逼,但同时你还必须承认华为对销服体系的管控也同样牛逼,而且更牛逼的是其在战略层面的早早布局,早在大半年前,甚至一年前,对于渠道体系的动员工作就已经在启动了。
从2022年年底开始,华为就一轮接一轮的在激活渠道的战斗力,各种各样的培训会、恳谈会,隔三差五地就在基层推进。说真的,在华为这样的公司上班确实很辛苦,跑不完的地方,开不完的会。你在大城市996是很正常的事情,可你在我们这样以躺平为社会主流氛围的地方还996,那确实就有点异类了。所以我有时经常开朋友的玩笑:
晚上写字楼里只有你们关灯是最晚的,人家在酒吧都喝醉了,你们才从办公室出来。
华为最为艰难的是在2021年,当时Mate40的存货消耗殆尽,新的产品供应链全线缺胳膊少腿,当时渠道有动摇的确实有不少。这也没啥可说的,毕竟人家投资这么大开店,得挣钱,光讲情怀没用。
但翻过坎到了2022年,整个情况就发生了大逆转。这背后的原因有多方面的:
第一个还是得感谢消费者,确实很多忠诚用户都惦记着华为,不抛弃,不放弃。没有用户的热爱,华为再牛逼也是孤掌难鸣。所有华为门店的店员都会告诉你一个真相:我们的客户只会拿苹果和我们对比,没有第三家。
这就是一个品牌最大的霸气,即使在华为最困难的时候,销量都跌进了others,也没有用户觉得华为会就此凉凉,依旧是他们心中那个最靓的仔。

第二个是华为的渠道工作做得细,也做得实,只要能帮着渠道卖货,什么样的工作他们都会是想方设法地协助完成。渠道商是商人,但也是人,华为对他们的支持,他们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有短视的人离开,也有目光长远的人选择留下来和华为坚守。比如我们当地的某个经销商,在2021年之后直接关了三星和苹果的门店,All in HUAWEI。华为一家国包商的省级负责人也说:贵州的商更重情重义,值得交朋友。
第三个还是华为人自己得不屈不挠,一直想方设法地在现有条件下将产品做好。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华为硬是从找种子、种地、浇灌……自己给自己解决了“米”的难题。在这个过程中,一轮又一轮的制裁犹如紧箍咒,但华为硬是忍着痛,也不曾打算认输过。
当然,过去三年,也走了一些万不得已的弯路,比如上架智选手机。但在发现会反噬华为品牌形象之后,就迅速做了调整。从2022年年底Mate50之后,华为的市场份额就在回暖,到今年四月发布了P60系列之后,销量回升的节奏再次提速。
在上半年的一次直播中,我说华为会在今年回归国内市场TOP5,评论区一片嘲讽之声。但这次Mate60才撕开一条缝,就已经有如此激荡人心的市场反应,我已经不需要再为我当初的预言多说什么了。
今天下午我又联系了渠道的朋友,他说今天下午的开售仅仅是一次小小的升温,真正的大头还是得到10号,各家门店的预定情况都非常喜人,到时候才是拍长队买新机的大场面。

致敬那些在过去三年里一直无怨无悔支持华为的消费者!没有你们的“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华为也不能坚持到今天!
致敬中国电子制造业供应链各条战线默默奋战的无名英雄!技术封锁的暴风雪来临后,你们是为这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寻找出路的抱薪者,理应被我们尊重!
致敬华为及供应链、渠道链的从业人员,你们或许没有那么多大道理可讲,你们就是普罗大众当中的一份子,但这艰困的三年,你们选择了与华为在一起,就是你们值得炫耀一生的选择!
不可以跪——或许才是这次Mate60 Pro爆火背后的精神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