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总裁称「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扭转芯片供应链,半导体行业需要中国」,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自动采集3个月前发布 NiuC.Org
6 0 0

flyingpanzer的回答

John Neuffer及其背后所代表的SIA(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对于在高科技层面与中国竞争策略的看法是“始终如一”的,我观察了他在中美2018年贸易战前后的一系列“公开发言”,前后并没有什么过大的差异性。

SIA(不只是John Neuffer)一直以来都认为,“Overly broad and unilateral restrictions”(广泛的单方面限制)对美国半导体行业带来的“伤害”是高于可能的“收益”。

这是基于在过去数十年,SIA已经深度与中国市场所融合,中国不仅仅是SIA最重要的市场,也是重要的供应链之一。“Overly broad and unilateral restrictions”就意味着;

a,Overly broad-扰乱供应链,破坏市场。

b, unilateral-则意味着中国一定升级报复,及更为“坚定的”通过非市场化的手段加强国有芯片工业的“竞争力”。

所以SIA的立场一直是非常鲜明的,暨“任何可能的限制”,如有必要,都应该是“should be narrow and clearly defined, consistently applied, and fully coordinated with allies.“(狭义的、明确的、一致的应用,并与盟友充分协调)。

SIA认为,在商业芯片的应用领域。美国芯片业(及其背后的产业链)是无惧CN的“竞争”的。且在竞争的过程中,CN的市场及供应链反而不断“强化”美国的产业优势(大量的收益,本土化低成本的供应链和产品应用上的“宽泛性”),SIA当然不反对美国的“大国竞争战略”,也认可美国需要在“军事和国家安全层面”对华进行“切割”,但是他们认为这是可以经过“精心设计”而予以实现的。

以上,就是John Neuffer谈话的所有“底层逻辑”。

在宏观层面,美国对华在政治上显得“越来越焦躁”。中美关系几乎处于1979年建交以来“最坏的时刻”,美国行政当局实际是尝试使用了其政策工具包中几乎每一个可以拿的出的政策工具来试图“孤立”和“破坏”CN的发展。理所当然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在反向推动着CN的“对美政策”越来越具有“对抗性”。

双方看起来,正在朝着零和博弈”的道路上狂飙显而易见的,不论在美国,还是在CN,大家都在完善自己的监管法律,束紧敞口,双方也实际上都在尝试建立自己的弹性供应链以降低对对方的依赖。

这迫使几乎所有负责任的美国高科技技公司的企业家(特别是那些“成功的全球化公司”),必须将两国之间越来越紧张的“地缘风险”列入对华战略的优先考量的部分。

我个人的体会是,这几年的地缘风险风向转变的如此之快,双边关系几乎急转直下的变化,让很多美国的商业人士(特别是那些涉华比重高的公司)都存在预期不足,且处于一种茫然的混沌之中。

实际上,熟悉美国公司商业架构和决策架构的朋友们应该很清楚,美国企业家并不善于在这种类似于军事地缘政治战略情境中去评估和思考他们的经营环境(这实际上是政治家的工作)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应了一个对于美国政府来说非常尴尬的事实情境;

暨,美国希望通过苏联式的“冷战模式”来击败对手,却发现对手其实远远比CCCP更加类似于自己,与自己的捆绑也更加的深刻,美国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手段,在“不伤害自己的同时,去打击对手”,这其实也是双方竞争的一个新常态。

当然,John Neuffer的话我也不认为只是说给美国政府听的,部分也是……

实际上,美国在政策和企业间正在展开一场非常宽泛的“讨论”,暨双方是否已经“真的进入了冷战状态”,由于CN-US关系的复杂性(见前段),很多原来可以套用USSR的标准,在CN身上并不适用。

且,美国商业及学术界有一个广泛的看法,暨CN的繁荣是依赖于其与世界的“接触”而非排斥。-注意这一点。因此,他们认为通过“施压”及“谈判”是可以让美国处于一个较为有利的位置,而无需走向真正“冷战式”的对立。

以上,就是John Neuffer讲话,我认为背后更深层次的逻辑。

from 知乎热榜 https://ift.tt/WP6qBai
via IFTTT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