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的回答
未来的“新汽车”,将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新的用户需求和新技术推动汽车产品变革,汽车逐步从“移动机器”进化为“智能移动机器人”。是什么在支撑这种进化?在日前举行的长安汽车第二届科技生态大会上,他们给出了答案。
在本次大会上,长安汽车正式对外发布长安汽车智能品牌——“诸葛智能”,并揭晓了面向用户全场景服务的智能汽车超级数字化平台——SDA架构。该平台“硬件可插拔、场景可编排、生态可随需、系统自进化”的技术特征,不仅能为用户带来优异的驾驶性能、极致的视听体验、极速的交互响应,还能为用户提供随心享受的互联网生态服务。而基于SDA架构的CD701原型车首度亮相,更是让“新汽车”的概念变得具象可感。

SDA架构践行“软件定义汽车”
当下,“软件定义汽车”日益成为全行业的共识,洞察新常态,长安汽车通过打造SDA架构,让“软件定义汽车”的概念得以落地。基于“分层解耦”的思想,SDA 架构分为L1-L6六层架构,其中L1~L3层决定了机器人的身体素质,奠定了汽车的传感、控制与执行能力,L4~L6层决定了机器人的双商水平,算力、算法和数据是它成长的基石。

L1机械层,Ci高集成智慧底盘,是机器人的“四肢与躯干”。它可以实现驾驶风格自由切换、给予用户五星安全保障,车辆可以根据路面情况实现底盘高度、阻尼力等参数的自适应调整,采用行业领先的电池车身一体化(CTV)和下车体一体铸铝工艺。
L2能源层,EBDS多合一高压动力系统,是机器人的“心脏”。搭载“多合一电驱+高压平台”动力系统,自主可控的集成技术,高效率、高续航,百公里加速时间达到3.8s,CLTC综合工况续航可达900公里,在超级快充模式下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150km”。

L3电子电器架构层,ZoneCC环网中央架构,是机器人的“大脑”和“神经网络”。自主构建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环网中央架构,在同级中最具“智慧含金量”,解锁智能驾驶、多屏互动、游戏级3D动效等,硬件实现“换芯不换车”,软件开放超1000项定制化生态服务。
L4操作系统层,RTDrive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是机器人的“心智”。核心解决“硬件共享、软硬解耦、软软分离”的问题。RTDriveOS主要由虚拟化引擎、性能域、实时域、抽象层、中间件等组成。
L5整车功能应用层,BotStudio原子化服务与可编程,SmartFramework算法策略框架,是机器人的“技能”单元。基于端云一体的BotStudio,让用户更自由、让开发更高效、让创意更无限、让生活更百变。 构建了诸葛“交互策略脑”,让交互更“懂我、自然、有趣”。 搭建了诸葛“驾驶策略脑”,让驾驶更“安全、效率、舒适”。
L6云端大数据层,端云一体数据闭环,是机器人的“知识”单元。打造了采、标、训、仿、算,端云一体数据闭环链路,车辆由单体智能升级为群体智能。让汽车越来越聪明,让用户越用越舒适。
“新汽车”是与用户“共情”的新物种
得益于SDA架构的高起点,诞生于此的CD701原型车,在本届科技生态大会上的高光亮相,让人们见识了关于未来“新汽车”的长安方案。敢自称为“新汽车”,CD701原型车新在哪里?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表示:相对于传统汽车,新汽车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将逐步演进为拥有类似人类智慧和情感的“智能汽车机器人”。
朱华荣进一步阐释到:新汽车不仅能成为我们的智慧伙伴,为我们提供周到贴心的服务,如,出行帮手、工作助手、挣钱能手、生活伴侣等;同时它还将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即移动办公室、娱乐室、休息舱等;此外,新汽车还能够为我们创造新的价值,比如在闲时共享汽车的算力、智能驾驶服务,错峰储能赚取差价等,从以前的消费用品变成赚钱工具。另外,新汽车还是未来新型的储能单元、数据采集载体等等。
CD701原型车正是这样一款充满前瞻创新的新物种,是智能、低碳、出行、科技的集中体现。它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出行方式,能让人们短暂抽离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在自然中“轻度撒欢”。尤其是在功能场景上,它通过空间组合、变化、拓展,结合情景智能,成为用户专属的大床房、会议室,或是观景露台、会客厅。而在应用场景上,它又兼容了海量APP,相当于同时拥有笔记本电脑、游戏机等多设备主机,未来甚至可以化身为储能单元和算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