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沈同学的回答
中药材价格暴涨最核心的原因:“部分游资或经销商联手,恶意囤积药材,低进高出”
就是把中药材当成金融商品去炒作
在中药材价格低位的时候加杠杆疯狂囤货,导致市场供需失衡
价格炒作起来以后再慢慢的出货,套现走人
继续用同样的手法运作下一批价格跌下来的中药材
中药材在价格炒作的过程中种植量也会提升,也会导致市面上的供应加大
所以被炒作过的中药材后面不仅仅是价格回归正常
也会因为产量提升而价格出现超跌现象
这个时候又会导致种植量慢慢下滑
这些大资金就看准了这个周期过程
就是在价格跌幅过头的时候入手,加杠杆囤货

其他原因影响也有,比如说天气异常导致的中药材减产
当归平时亩产230公斤,最近几年天气问题导致亩产普遍下降到200公斤
但也不会导致这么夸张大涨
天气影响甚至不如因为疫情期间消耗了太多中药材导致的价格波动
但归根结底还是有人在囤货炒作
价格就从60多每公斤,一直涨到200多每公斤
就是有人抓住了天气影响,抓住中药材产能的波动,在背后囤货——出货
玩金融炒作的游戏
大家可能已经发现了问题的解法,只要加大供应,加大官方储备就可以破局
其实就是这样,只要建立国家中药材储备库
就可以和猪肉一样,在价格很低的时候国家来低位买入,囤积起来
价格慢慢越来越贵的时候再往市场抛出
这样就可以打压这些游资,供应商的炒作嚣张气焰
他们就炒作不起来
相当于把中药材当成战略储备物资来管理库存
不过只能对产量特别大的中药材有效,一些产量很小的还是很难控制价格
而且也不能说民生战略物资
一些很偏门的那种中药材,都是奇奇怪怪的人买
这种是真的很难控制
有一些中药本来就有很多品种有稀缺色彩
而且你也搞不懂到底有没有用
但就是很贵,很多人会买
这些是真的很难控制价格
只能说大家自己判断
对于常用的中药材,就可以用建立国家中药材储备库的方法来抑制价格大幅波动

中药未来应该更加科技+标准化发展,中药其实国外很多企业很重视,也研究的很深入
我们如果要把自己中医文化发展起来,要把中药推广起来
最重要的还是科学,安全,标准
不能只凭借经验,感觉来发展中医,中药
日本的一个医学权威大冢敬节非常嚣张,他之前说过“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
这个以前新闻里面看过很多次,很火的一句话
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但确实是国外很多公司对中医的研究方法更加重视科研
而不是单纯的营销宣传
真的不能靠什么保密配方,什么千年药方来一直发展中医
很多人不相信中医,不吃中药也是因为觉得这个不靠谱
很多中药里面也加了西药,大家就是怕起作用的是里面的西药
虽然保密配方很赚钱
而且可以不需要投入研发就一直依靠一批信徒赚钱
但这个会阻碍中医长期的发展空间

我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也非常支持中医可以科学化发展
要真的研究清楚,中药里面到底哪些东西是有效的
提取出来,不要让大家吃很多其他杂质
想要中医站在世界舞台,要被国际接受
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么多年的中医理论不可能没有用
中药里面肯定有真的可以治病的成分,才能起到效果
最关键的是搞清楚具体的情况
青蒿素就是典型的代表,中西结合,把中药玩转才是关键
中药企业一定要把科研放第一位
把中药破解到极致,没有用的就去掉,有用的保留
计量,具体的效果,副作用都应该搞的清清楚楚
这才是发展中医的正确路子
“神秘配方”“保密配方”这个很难说
见仁见智吧
反正我是觉得这样玩中医反而阻碍了中医的发展
但很多人就是相信这个,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