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周星驰出品的首部短剧《金猪玉叶》?

知乎热榜6个月前发布 NIUC!
1,124 0 0

猴姆的回答

看了第一集,后续不知道需不需要收费。但收费我也会看,不是因为多好看,只是出于对周生的多年支持。巅峰期我年纪还小,但从《长江七号》到《新喜剧之王》,每一部他导演的作品,我都有进电影院略尽绵力。包括他当年落力宣传的动画片《长江七号爱地球》也特意跟当时的女朋友去电影院看了。

至于这部短剧作品本身,我认为是一招死棋。有以后通过拙劣的营销手段及戏外打击,导致口碑攀升被捧上神坛的可能,但绝不是现在。

这个跟作品质量没太大关系,如果以短剧赛道来看,本作的水准已经相当高,甚至好到不像短剧,而是国内中等制作的电视剧。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台词,亦或是演员表演,都跟目前能够爆火的短剧产生了生殖隔离一样的物种差距。

可这也是该作很难成功的致命原因,就是它尽可能的得罪了所有人。

如果以短剧市场来划分,这个世界无非是两种人,一种是看得起短剧的,一种是从来不看短剧的。

前者看短剧追求的是一个量大管饱加上短平快、无脑爽、消费陷阱藏在弱智桥段里的生理性消遣,跟看毛片没什么分别,只是调动不同的脑区来形成不同的刺激,甚至当你关掉一部吵闹且弱智的短剧时,那种剥离感也非常类似于手淫结束后的无所适从。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短剧都做成竖屏的原因,因为多一步(切换横竖屏),这个事情都不够圆融。正常的短剧消费市场,就是在依靠这种完全不走脑子的夸张舒适去赚你的钱。

而后者对于短剧抱有先天的歧视,认为短剧本身就是三低人士看的东西(实际并不是,很多有钱的家庭主妇也乐意消费这种直来直去的情绪按摩棒),自己有消遣娱乐的需求,看看美剧,看看日漫,最不济看看国内热播剧,都能具备一定程度的社交话题性,而短剧这东西都是各站一摊,许多播放量过千万的「热门短剧」,都属于孤岛式营销,只部分观众看过,大部分人连剧名都没概念。本质上还是靠薄利多销去赢。

而「制作精良的短剧」,本身就是一种悖论。我都看短剧了,我还追求精良,我到底是图什么呢?你会在吃路边摊以前提前八天托关系预订烤腰子大爷的档期吗?

要是缩减到「这个剧是为了星迷而设」,那星迷这个群体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呢?新喜剧之王拍的只能算是平庸,但仍然在及格线,男一还是一线巨星王宝强,题材又打的是经典ip情怀牌,星迷这个群体也没创造出多高的票房奇迹。甚至有些对周生本来有好感的路人影迷,都或多或少表示出了一种对于「这种不入流的短剧赛道星爷都要试水」的失望。如今早就不是「欠星爷一张电影票得还」的年代了,你又不欠星爷一个抖音点赞,他火的时候还没智能手机呢。当然,对于他只是出品,不是监制,也不是导演的问题,我认为没什么可狡辩的必要。最终这部剧要是大火,必然最多的声音是倾向于「归功于他的号召力」,如果不红,则「似乎」是无损神格。这种技巧周生已经在《七龙珠》、《跳出去》、《西游伏妖篇》、《美猴王》等多部作品里尝试过了,有输有赢,但核心总是指向「火了就是星爷牛逼,没火就是星爷觉得质量太差一怒之下不参与」,没什么意思。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这个做法本身我认为没什么既得利益可言,但不代表生意上一定失败。因为短剧毕竟便宜,哪怕这部剧先天受限于「短剧与传统影视载体受众无法互相引流」的窘境,但打上周星驰的招牌,广告费也依然可观,后期有可能变现。只不过比起动辄几十亿票房的光辉来看,这一定不是周生最佳的赛道罢了。

另外还有个有趣的事情,在此预言一下,未必成真。该作不火则已,一旦后期翻红,一定有群傻逼出来打政治牌,认为前期没什么水花,是由于一开始就把「小日子跟美帝」的痛点嘲讽了一遍,所以殖人急了,打压这部剧。然而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把这部短剧用手机捧上了神坛,终于令这部「沧海遗珠」咸鱼翻身,一如周生曾经那些充满梦想又过程无比随意、投机的小人物成长史一样。

我是猴姆。

全文完。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